犇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封堵決口,夜虎,犇命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位置進行打樁了。
可是往決口的位置打樁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決口位置的大堤基礎出現了塌方,底層已經呈現了酥化跡象,而且都沉在水下幾米深的位置,在這樣的地方打樁也根本立不住啊!
另外,如果只是從決口兩端往決口中間打樁,然後再用沙袋填充的話,這種封堵決口的方式倒不是不可以,只是這種封堵方式的進度實在是快不起來。那邊加固加厚新堤的工程雖然在繼續,但新堤的基礎和質量肯定不能和沱江大堤相比,小規模的滲水其實一直在發生著。這種新堤本來就是作為臨時救急的作用存在著的,天知道它到底能夠撐到幾時,給人們贏得多少時間。
就在人們心急如焚,卻又沒有什麼好辦法的時候,兩條裝載了封堵決口急需材料的吊裝船駛近了決口位置。隨船來的不僅有大批材料,還有一個抗洪指揮部的專家組,帶隊的是一位中將和一位少將。
兩條船的長度都在五六十米,算不得什麼大船。但這個時候到來的這兩條船,不但送來了急需要的封堵決口的材料,更為決口的封堵增添了很多種可以選擇的封堵“戰術”。
為了安全起見,兩條船都在距離決口大堤位置有一百來米遠的江面上停也下來,沒有盲目的往決口位置跟前湊,這實際上是非常明智的作法。
現在人們都不知道大堤塌方的水下情形,盲目靠近不是讓這兩條船意外擱淺,就是撞上水下的大堤壩體,弄不好對大堤本身又是一種損傷。再嚴重一點的話,如果這兩條船貼得太近,弄不好會從大壩的決口位置衝進新堤裡面。脆弱的新堤可擋不住這樣的一個大傢伙的稅衝擊,嚴重的話恐怕一下就會撞毀了大家的所有設想。
兩條船下錨停好,船上的中將帶著一干抗洪專家用小船渡到了大堤上,知袁團長、程師他們匯合了。兩方面見面根本顧不上寒喧,馬上就交流起封堵大堤決口的方案來了。
雙方都是有經驗的專業人士,溝通起來也就相當的迅速和高效。程師這邊把大堤決口的情況進行了彙報,新來的幾位專家互相參詳著,很快就研究出了一套更嚴謹和更合理的封堵計劃。
很快,兩條船和大堤之間拉起了數道長長的繩索。一些戰士拉著繩索,腳下踩著船把更多的戰士渡了過去。等那兩條吊裝船上的戰士大約有一個排左右的時候,那船上的水手便下到了小船裡,開始對決口位置的大堤進行探深測量。此時,其他的戰士們還在幹著自己的事情,把決口兩端的腳手架搭得更牢固,同時鋪上便地行動木板。
等水手把水下的情況探明以後,兩條吊裝船相繼起錨,然後開始在水手的指揮下,由大堤上的戰士們和兩條吊裝船上的戰士們慢慢將兩條吊裝船拉近大堤決口位置。
最後,經過半個小時左右的努力,兩條吊裝船都停在了距離決口不足二十米的江面上。用龐大的船身替大堤決口位置形成了一道阻擋,降低了洪峰對決口位置大堤的影響。同時也從江面上形成了一個新的工作面。
緊接著,吊裝船上的塔吊開動了起來,陸續把船上裝載的材料或是吊到大堤上,或是直接扔到沱江大堤的堤基上。那種裝著大石頭的鐵籠,被扔到遠離決口位置的江水裡,算是對大堤的堤基進行加強。基後是那種裝著沙袋的籠網,被扔到出現塌方的決口位置,一點一點把決口的位置缺損的高度給補齊。
由於此時新堤內的水和沱江水面已經基本持平,再加上兩條吊裝船的影響,因此已經沒有大的洪峰會影響這些新沉下去的籠網了。這些大量的沙袋被扔了下去,呆會兒只要再打上樁,就會成為結實的固定大堤基礎。
再接下來,就該戰士們上場了。大家有的乘坐小舢舨來到江面上,有的沿著已經打好的樁基腳手架作業,開始了決口的合龍作業。
天黑下來了,不知不覺間,戰士們已經在江面上奮鬥了整整一個白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