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心中鬱壘,夜虎,犇命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漢出在嘴上,好馬出在腿上!咱們幹得再好,也得讓人知道不是?再說了,好酒還怕巷子深呢!”謝參謀聽完了事件事情的前因後果,立時就變也了這件事的支持者:“象上次飛賊案那麼大個案子,咱們配合警方幹得那麼辛苦,本來還能有更大功勞的。網結果就是因為新聞管制,結果到最後不就縮水了?這次有這麼好個機會,我覺得應該可以試一試。”
接下來,謝參謀就主導起了下面的工作。他先和高連長和國勇超在警衛室見了白潔,和她聊了一小會兒;然後又帶著高連長和國勇超去見了一營長;在爭得了營長的支援之後,謝參謀又打電話向身在專案組的團長報告了此事。
最後,謝參謀和一營長陪著白潔和京城來的攝製組一道兒趕去了專案組的所在地。當然,後面這些事卻不是種緯這個小兵能夠參與的了。
再次聽到關於濱海掃黑案的重要新報報導的時候,卻是全團戰士們在國家電視臺《新聞聯播》之後,《焦點時刻》欄目中的新聞專題報道了。
濱海掃黑案上了國家級電視臺的黃金時段,省廳和特警團領導相繼在電視臺上露面。臥底英雄吳明華的採訪影片也在電視畫面上出現,只不過他是用一盆花草遮住面容以後露面的。採訪他們的人,正是如願實現自己拿到第一手新聞的女主持白潔。
天昊夜總會中紙醉金迷,糜爛放縱的畫面一經公開,就震憾了全國的電視觀眾。尤其是很多吸毒者吸毒後產生幻覺時如鬼似魔般放縱的醜態,以及一些吸毒者家破人亡的慘象被公開後,更是激起了社會上極大的反響和反思。在隨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打擊毒品犯罪和黑惡勢力的新聞和行動屢次見諸媒體,一些涉毒涉黑的犯罪團伙相繼覆滅。
本來白潔也安排了採訪種緯的,不論是特警團還是專案組,也都是同意了她的採訪計劃的。但等她真的來採訪的時候,種緯卻很客氣的拒絕了。至於拒絕的原因:種緯只給了一句話:應該被採訪和宣傳的人還有很多,實在沒必要宣傳我。
無論白潔如何解釋會保護種緯的隱私,不會讓他的面容和真名實姓出現在電視螢幕上,根不會對他的安全造成影響,但種緯依舊固執的不接受採訪。哪怕是國勇超採取命令式的要求讓種緯接受採訪,但仍被種緯拒絕了。
對於種緯不接受採訪的原因,他自己說的算一種;戰友們也有人說他是高風亮節,把榮譽讓給別人的;還有的人說他這是幾年來風頭太勁,擔心招人嫉妒的。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不過,真正知道種緯拒絕採訪原因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試圖逼種緯接受採訪的國勇超。用他的話講,接受了這次採訪,在國家級電視臺上露一次面,說不定軍校連考都不用考,直接就保送了。
種緯最後被國勇超纏得實在是沒辦法,無奈便告訴了國勇超他的真實想法:採訪誰都可以,但誰又能去採訪於濟海,給他一個說話的機會呢?軍校種緯願意憑本事去考,但現在接受採訪只會讓種緯感覺彆扭。
儘管種緯和於濟海認識的時間不長,但種緯覺得自己和於濟海之間確實有一種兄弟般的親近之感。哪怕在於濟海將死的時候,他也是故意等到專案組的人到場以後才自殺,顯然他是要透過這種方式洗清種緯身上的責任。不然的話,種緯也不會補隔離審查不到一天之後,就會被迅速放了回來。網
看到國家級電視臺來採訪的時候,一個個趨之若鶩的樣子,種緯忽然覺得自己的心裡空落落的。於濟海確實是殺了人,而且是當著他的面殺了人,但他也採取自我了結的方式贖了罪。可於濟海的故事又是怎麼發生的呢?根源到底在哪裡又有誰知道呢?誰又能給已經身在天國裡的他一個說話的機會呢?
同樣,如果不是於濟海收集和提供的那些犯罪證據,濱海掃黑大案能否就這麼輕鬆快速的落幕呢?可除了專案組裡少數知情人之外,社會上的那些人云亦云的老百姓們誰又知道被稱為*,惡棍軍師的於濟海,其實就是主動協助專案組破案的功臣呢?
種緯看似負氣似的不接受採訪,何嘗不是他對於濟海的一種尊重和懷念,又何嘗又不是在透過這種方式在向專案組的那些高高在上的領導們表達他不滿的一種情緒表達呢?
由於種緯不接受採訪,專案組裡來自特警團的其他的人也拒絕了採訪。他們都認為自己在專案組裡發揮的作用都遠遠不如種緯,既然種緯都不接受採訪,他們又怎麼有臉接受採訪?
甚至已經接受完採訪的國勇超,也要求新聞單位不要把採訪自己的內容播發出去。到最後節目編導不得不在播放對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