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九十四章 出主意,田園食香,恕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雜貨鋪子?
杜小枝面有疑惑,“雜貨鋪子……”這生意,大街小巷子裡不知道有多少,今兒這家開張了,明個兒那家關張了,也沒聽誰說開雜貨鋪子發家的。
杜玉娘就知道,杜小枝沒想明白這事兒。
“小枝姐,我問你,你們為何要做生意,做生意的目的是什麼?”
杜小枝見杜玉娘臉上一派坦誠,便知道她心裡是有計較的,也琢磨起來。
“當然是為了過好日子,掙錢了。”
杜玉娘點頭,“雜貨鋪子雖小,可是能賣的東西卻多。我看姐姐不以為意,可是覺得這裡面都是蠅頭小利,沒有賺頭?”
這種一針見血的問法,把杜小枝鬧了個大紅臉,不過這種要緊的時候,別的都不打緊,要緊的就是得坦誠。
“也是一方面。再有就是,我總覺得這雜貨鋪子隨處可見,還有不少貨郎都是擔著擔子走街竄巷的做生意,只怕生意會被分散不少。”杜小葉又道:“而且鋪子裡的東西也太零散了。”
說來說去,還是覺得利小,怕不賺錢。
“大姐,你想想,如果不開雜貨鋪子,你能開什麼鋪子?”
杜小葉十分好脾氣地道:“就是想不到才問你啊!之前我也想過,開館子,我們沒有手藝,起早貪黑的錢也不好掙,大伯和大哥的辛苦,我們都瞧在眼裡呢!要說開繡坊,正如你所說,我們既沒有那麼多的錢,也沒有人脈,根本難以成形。”
“還是了!”杜玉娘道:“雜貨鋪子雖然不起眼,可是做生意的學問卻一點也不小。進貨的眼光要準,賣的東西不能光看價格,還要看質量。”
杜小枝聽得一頭霧水,表示自己聽不明白杜玉孃的意思。
其實這事兒說得直白一些,就是找準自己的定位。同樣是開雜貨鋪,檔次也是不同的。開在窮街陋巷,只能賺一些窮苦人家的辛苦錢,利潤當然不大。
窮苦人家,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頓好飯,穿衣也是節儉,縫了又補,補了又縫的。針頭線腦倒是用的不少,可是那些東西能掙幾個錢?街頭巷尾的街坊來了,興許還要賒賬,就是帶著錢的,只怕也會廢費嘴皮子磨上半天,一文一文的往下講價。
所以說,在窮街陋巷裡開鋪子,只是混個暖和,想要富裕起來,確是難了。
杜玉娘把她的意思一說,杜小枝就忙不迭的點頭,“是是是,我就是怕這個。”白白浪費了那些老山參換回來的本錢。
“世事無絕對。”杜玉娘捧著茶盞喝了一口茶,在杜小枝急切的目光下,又開口道:“所以說,開鋪子,選地段很重要,太好的地方和太偏僻的地方都不行。”
“玉娘,你可別賣關子了,快細細跟我說說。”
杜玉娘反問她:“小枝姐,你還記不記得,村裡早些年嫁到外地去的那個金鳳?”
金鳳?
杜小枝腦袋裡閃過一個女子的身影來。
“記得,忘不了。”
提起這個金鳳,倒也是個好命的。
金鳳的年紀,比杜小枝還要大上幾歲,如今怕是有二十六七歲的樣子,早就該當年了。她生得很有福氣相,白白淨淨的,未語先笑,又是個宜男這相,所以很受長輩喜歡。
金鳳嫁得很好,嫁到了隔壁縣裡頭去了,她夫家人口簡單,她相公是個讀書人,聽說娶了金鳳還不到一年,就中了秀才。
夫家人覺得金鳳很旺夫,對她自然也好。後來那秀才入了館,教孩子們啟蒙,聽說一年能掙不少束脩銀子,邊掙錢邊養家,對金鳳很是看中。
“好好的,怎麼提起她來了。”
杜玉娘抿唇一笑,“記得有一年,她回看家過節,還在村裡炫耀,逢人就說,她們家的衣裳,都是找專門的裁縫來做的!吃的鹹菜都是鋪子裡買來的,吃的什麼,用的什麼,都要買好的,只專門光顧一傢什麼泰生號的老店,其他那種小店,她是從來不屑去的……”
經過杜玉孃的提醒,杜小枝也想起來了,確實有這麼一回事。
正是樹大招風,當時有不少人都在金家人背後說他們的閒話,無非就是說,嫁了一個秀才而已,就張狂起來了,連衣裳都不做了,是個敗家的。
“你想,金鳳的夫家和我們家比,如何?”
金鳳的夫家,跟杜家,哪有可比性。
她丈夫不過是個夫子,還是教稚齡小童啟蒙的那種。
杜家現在生意紅火,家裡有鄉下有屋有田,另還有兩個連在一起打通的鋪面。每天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