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94章 沒有選擇(下),皇朝風雲之弘雲錄,凰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不了多久,噶祿多和他的部下就驚恐的發現,整個西域都背叛了吐蕃,他們還組成了同盟大軍要與吐蕃開戰。他們的行動讓噶祿多一頭霧水,本應該是一盤散沙的西域各國怎麼會這麼團結一致?
這時候,他就聽說了軒轅紀出現的事情,這下子就什麼都明白了,原來是夏朝在背後推動,難怪這些西域國家動作這麼快。
早從征服西域開始,噶祿多就明白,這些國家雖小,卻不是那麼容易征服的,武力只能強行將他們聚集在一起。但那時候,他一心只想著進攻夏朝,覺得收拾這些西域國家不是難事,只是自從在戎山戰敗之後,他心裡的小問題就變成了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現在,他開始明白,攻打夏朝的那個決定實在過於草率,他自詡瞭解夏朝、瞭解夏朝文化,卻忘記了夏朝的那句俗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也枉他讀了那麼多的夏朝兵書,自以為一定能夠取得勝利,未戰便產生了驕傲自滿,這是最致命的。
他所犯下的錯誤終於讓他和他的將士們付出了代價,現在他們是內外交困,隨時都有被夏軍和西域聯軍合擊的危險,這一切的責任實際上都在他自身,如今他就是追悔莫及也晚了。
不過,不幸中也有大幸,噶祿多清楚的知道,即便將這些西域國家聚集起來,就算是夏朝也無法做的比吐蕃更好,這就是西域國家的先天缺陷,他們分裂了太長時間,沒有人能在短時間之內將他們統一起來。
也就是說,儘管西域組成了所謂的聯軍,他們也一定是各懷鬼胎,不可能是真心相互合作,對夏朝也不是完全的服從,一旦戰況對他們不利,或者只要他們的利益被損害到,他們的同盟就會瞬間解體。
對這些西域國家的作風,噶祿多也是深有體會。這可能是他們眼下最幸運的事,現在只看夏朝有什麼目的了,是想將剩餘的這些吐蕃軍一舉殲滅,還是隻是單純的想要恐嚇吐蕃,告訴吐蕃,現在西域和夏朝站在同一陣線,吐蕃要是敢來犯就會遭到同心協力的反擊。
噶祿多為這兩種可能都設想過了,如果只是恐嚇,那西域聯軍是絕對不會主動進攻的,他們很可能就是一直尾隨著吐蕃殘兵進入吐蕃境內就撤退了。如果是想消滅,那麼西域聯軍同樣不會主動進攻。夏朝應該也很瞭解這些西域國家,他們是不會將希望放在西域聯軍身上的,他們一定會派軍隊來。
想到夏軍可能會過來,噶祿多清楚,以現在手下士兵的精神狀態,他們已經被夏軍嚇破了膽,是絕對無法跟夏軍正面對抗的。
總之,無論夏朝是什麼目的,放在噶祿多面前的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撤退!
右神威軍追蹤吐蕃殘兵來到了于闐,于闐王急忙派出了一隊千餘人計程車兵裝作要出城追擊吐蕃軍的樣子,正好與夏軍碰上。
其實,噶祿多已經率軍離開于闐有一天的時間了,而且是在於闐王雙目注視之下離開的,他既不願意損耗兵力去阻止吐蕃軍的離開,也要向夏朝表示于闐是站在夏朝這一邊的。
對於闐的行為,右神威軍上下都很清楚,只不過他們沒有心思去計較。在婉拒了于闐王對將領們入城接風的邀請之後,右神威軍只在原地稍作休整,補充了食物和淡水後便重新開拔,繼續追擊吐蕃軍。
與此同時,西域聯軍在軒轅紀的督促之下組建得很快,軒轅紀本人則被西域各國推舉為聯軍的統帥,新組建的聯軍兵力達到了西域各國總兵力的一半,雖然戰鬥力值得商榷,至少士氣上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統帥一職,軒轅紀再三推辭了,他心裡清楚,這是這些西域國家的試探,他們是不會讓一個夏朝人來掌控這支軍隊的,即便軒轅紀不推辭,等真的坐上了這個位置,恐怕就是連調個兵也會很麻煩。
所以,軒轅紀明智的選擇了推辭,主帥人選最終由西域各國商量出來,由鄯善國的一個大將擔任。
鄯善又名樓蘭,他們擁有著十分久遠的歷史,其在建築方面的成就即便放在整個人類世界也是獨樹一幟。除此以外,鄯善也以盛產舞姿出眾的美女聞名於世。昔日,鄯善被稱為西域的七大強國之一,也成為了來自平原和草原的兩大勢力爭相拉攏的物件。
如今,鄯善國力雖然大不如前,但在西域各國中的人口、財富上還是很高的,這個主帥人選各國也都沒有異議。
雖然軒轅紀沒有成為主帥,但作為夏朝的使者,也是在夏朝具有很高地位的太傅、尚書令,西域國家們認為總不能隨便打發了他,於是他們提議軒轅紀以天使的身份隨軍,不僅能夠督促行軍,還能參與決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