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不收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7章 張嘯林被殺,回來的兒子,過節不收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過三個小時討論,工部局董事會定下由萬國商團及捕房警察頂替撤走後的英軍負責租界防務。
由於人手不足,原則上儘量避免與日軍發生衝突,同時要求捕房嚴厲打擊公共租界內的各種反日反汪行為,防止日本以此為藉口滋生事端。
1940年6月22日,法國政府代表與德國簽署停戰協議。
一戰英雄貝當出任法國新總理將新政府從波爾多搬遷至法國南部小城維希,維希政府成立,成為德國統治下的傀儡政權。
法國駐滬總領事兼法租界公董局總董奧琪召開董事會商量對策。
董事會內因此分成兩派,一派以奧琪為首支援戴高樂的自由法國不承認維希政府,一派以法國領事兼公董局董事杜伐爾為首支援維希政府,杜伐爾一派人數明顯勝於奧琪一派,會議最終不歡而散。
7月,日本提出派憲兵進駐法租界捕房協助法方管理,奧琪與杜伐爾口徑一致堅決予以抵制。
在日方的強壓下,杜伐爾鬆口同意將法租界內之後抓到的反日人士交由日方處理,奧琪雖不同意但無能為力。
8月10日,張嘯林收到清水董三送來的浙江省主席聘書,張公館內張燈結綵,各大漢奸紛紛上門表示恭賀。
戴笠再次發電責問軍統上海站為何還沒采取行動,陳恭澍無奈將陳默報給他的不知道是真是假的關於已經安插內應進入張公館的事報上去以求應付一陣。
1940年8月14日 星期三
下午三點,周冬凜回到報社。
剛在自己辦公室裡坐下,就聽外面有人嚷嚷:“死了,死了!”
他開啟門,走廊裡已經聚集了五六個報社的工作人員:
“你剛才說誰死了?”
“張嘯林啊!”
“哪個張嘯林?”
“還能有哪個張嘯林!”
“啊,張嘯林死了?什麼時候的事?”
“就剛剛,一點多的時候,在家裡被人打死了,兇手已經被抓到麥蘭捕房。”
“因為什麼啊?是重慶那邊?”
“不知道,警察現在正在審。”
“這可是大新聞啊,咱們報社有人去了嗎?”
隔了將近兩個月張嘯林家一點事沒出,周冬凜一度懷疑林懷部不靠譜已經放棄任務。
今天聽到張嘯林死了他第一反應就感覺是和林有關,擔心林供出張仁奎,當即自告奮勇前去麥蘭捕房執行採訪任務。
到了捕房,門外已被各個媒體的記者擠得水洩不通,六個負責維持秩序的警察將記者們隔離在外。
他工部局公共關係處處長的名頭在法租界可沒什麼用,這裡面唯一認識的華探程子卿與他也只是一面之緣,再說現在是審訊的關鍵時期多半探不出什麼訊息,只好擠在人堆裡聽“知情人士”誇誇其談,至於是真是假只能憑各人判斷。
“張家這次死了兩個人,一個是張嘯林,還有一個是他的門生杭州錫箔局局長吳建臣,兇手是張的保鏢。”
“保鏢?不會這麼簡單吧!”
“我知道,我知道,這個人是杜老闆的弟子,張壞事做盡,杜老闆讓他替青幫清理門戶來了。”
“瞎七搭八,這次張做了浙江省省長,那可是老蔣的老家,這兇手肯定是重慶那邊派來的,前兩個月福熙路上那場槍戰聽說就是重慶那邊的手筆。”
“不對不對,我跟你講,我有個朋友認識這個兇手,張逼良為娼把他女人弄妓院裡去了,作為男人,奪妻之恨豈能不報,這明顯是私仇!”
周冬凜聽了一圈,沒有一個人提到張仁奎,雖然感到慶幸但在內心深處卻為他的師父抱起了不平:
“師父啊師父,你也太低調了,這才幾年沒在上海灘上行走,所有人都把你忘了啊。”
既然捕房門口暫時摸不到訊息,周冬凜又騎車去了張公館,到了才發現張公館大門緊閉,四周遊走著很多和他一樣目的的同行。
見這裡同樣沒有機會,他調轉車頭直接騎回了周公館。
第二天一早,周冬凜晨練完回到周公館時,老劉已經將門外信箱裡的報紙取出放在客廳的茶几上。
周家訂的都是些知名報社出版的報紙,像《申報》、《新聞報》、《大美晚報》以及周冬凜自己訂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和《密勒氏評論報》。
今天這些報紙上的頭版頭條全是張嘯林被殺,不過除了《申報》外其他報紙基本都是一筆帶過,沒有什麼具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