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不收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1章 刺汪(三),回來的兒子,過節不收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39年5月13日 星期六 下午兩點,福熙路多福裡(今延安中路504弄)。 軍統的據點被端掉後,毛萬里在多福裡用化名租下最靠裡的一幢新式里弄作為臨時據點。 這片新式里弄裡的21號在1937年3月至11月被稱作李公館,而這個李就是李克農。 多福裡21號剛開始是作為紅軍駐滬辦事處,國共二次合作後,公開設立八路軍駐滬辦事處。 上海淪陷後,辦事處秘密遷至薩坡賽路。 “老趙,你那怎麼樣了?” “媽的,這周家兩兄弟沒一個好東西?” “怎麼了?” “那個周冬凜搞了個什麼狗屁採訪證,我本來想讓下面兄弟借記者身份混進會場,昨天上午去辦證的時候說他們報社不在名錄裡不給辦,最後花三百託關係混了一個《新聞報》和一個《申報》的記者身份,本來以為這就結束了,沒想到這王八蛋在採訪證上還搞花樣分檔次,便宜的採訪證只能站在會場門口,連姓汪的臉都看不清,最後又花了四百弄了兩張最貴的採訪證,現在外面都罵這小子周扒皮。” “行了,花錢能成事就行,你準備怎麼做?” “毛書記還記得孫鳳鳴嗎?” ( 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在南京的中央黨部舉行。 在開幕式後舉行全體委員合影之際,攝影記者中有人舉槍連開三槍全部擊中汪精衛。 雖然汪精衛當時被救活,不過子彈擊中其脊柱隨時間變化不斷惡化最終導致其在1944年11月10日死亡。 槍手被守衛擊中重傷不治身亡。 經調查,槍手叫孫鳳鳴,晨光通訊社記者,他將槍藏於相機內進入會場。 原本的目的是刺殺蔣介石,原因是制裁蔣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 後來因為蔣介石沒在場便選擇了國民黨二號人物汪精衛。 至於蔣介石為什麼中途離開,按照蔣介石的日記描述當時是因為看到參會委員穿著不整齊,行事拖拉,會場混亂,便把這些國民黨高官在國難當頭之際尚不自覺悟的行為上升到“無建國能力”的高度憤慨離場。 ) “你是說也把槍藏在相機裡?” 趙理君點了點頭: “給姓汪的來個梅開二度、好事成雙!” “那你弄兩個人進去是為了雙保險?” “是也不是,我估計周春生那小子到時候多數在場,趁亂的時候再來個一箭雙鵰。” ... 下午三點,周冬凜見不再有人來訪便提前離開工部局去了華懋飯店。 一是和餐廳主廚商量供貨商的事情; 二是對中央捕房的部署做實地走訪查缺補漏。 華懋飯店所在的這幢樓叫沙遜大廈,1926年開始建設,1929年落成。 樓高77米,共12層。 一層是商鋪和銀行; 二層、三層商務辦公; 四層沙遜洋行自用; 五層至七層為華懋飯店的九國風情套房: 其中五層是德國、印度、西班牙日本式,六層是法國、義大利及美式,七層是中國和英國式。 八層是酒吧,中式餐廳龍鳳廳和舞廳和平廳; 九層是夜總會和中式餐廳九霄廳; 十層以上是沙遜自用區。 這次汪精衛演說安排在八層的和平廳。 和平廳總共533平方米,最多可同時容納350人。 按照汪報到飯店的人數,總共邀請了上海各界名流共143人,加上汪自己帶來的以及日本人共157人。 華懋飯店根據汪的要求在和平廳內擺放十六張十人圓桌。 按照中央捕房部署,會議期間也就是5月18日凌晨4點至下午2點,沙遜大樓黃浦灘路一側的門只對與會議有關人員開放,包括該區域內的兩部奧的斯電梯和步梯均為專用,每一層也都會安排警員負責看守該樓層進入步梯的門。 所有飯店住客及其他內部工作人員只能走南京路或者仁記路(今滇池路)一側的門。 沙遜大樓黃浦灘路一側一層平面圖 5月18日凌晨4點至8點為餐廳工作人員進入以及供貨商送貨時段。 8點至9點為新聞媒體進場時間段。 9點至下午2點為參會嘉賓進場或者離場時間段。 每個時間段均設專屬檢查崗,不在時間段的人員就算證照齊全也禁止進入。 為保證餐廳內不會出現殺手提前安排兇器的情況,5月17日晚所有工作人員離開後警察會對整個餐廳及後廚區域進行全面篩查,確認無問題後派專人值守直到5月18日凌晨4點。 周冬凜到沙遜大廈後先乘坐電梯上到八樓,隨後從步行梯走到一樓。 一圈走下來後對人員動線上的基本情況已經大致瞭解。 最起碼從現在的情況看只要檢查和看守的人不出錯從外面溜進和平廳的可能性不大。 隨後他再次乘坐電梯上到八樓,檢視了衛生間,雜物間,休息室,連廊... 和平廳暫時還沒佈置,大廳裡空蕩蕩的一眼可以看到頭,他粗略的檢查一番控制間後便去了後廚。 總廚已經將18號的選單擬好,周冬凜掃了一眼,【德大里脊牛排】赫然躍入眼中。 他詢問主廚得知這是汪給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