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不收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5章 上海證券市場,回來的兒子,過節不收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42年1月7日 星期三
經過日本駐滬總領事岡崎勝男連續帶著威脅的申請,工部局總辦兼總裁菲利普頂不住壓力最終同意召開臨時董事會。
上午的會議結束後,選定岡崎勝男出任新一屆工部局總董,華董袁履登出任副總董。
英美董事紛紛以離職要挾表示抗議,岡崎勝男未加阻攔全部批准。
最終新一屆董事會由日本、中國以及德國的董事組成,其中包括:
五名日董:岡崎勝男、高雄太郎、矢島安造、小室健夫、神戶豪太郎;
三名華董:袁履登、許建屏、張德欽(大家對這個名字還有沒有印象);
兩名德董:葛樂泰、克隆。
...
上午十點,上海憲兵隊情報組。
就在工部局臨時董事會為了總董職位爭的不可開交的同一時刻,風間哲也的雙手將頭髮抓的如同一個雞窩。
他是授命來查周春生的,就剩德國領事館那一條線索,可自上次在大西洋西餐館見過周春生後再也沒發現周春生和那邊有半點交集。
之後是郵輪遭襲沉沒他被任命為案件負責人,剛抓住唯一的嫌疑人沒幾天嫌疑人又消失的無影無蹤。
想要追查和嫌疑人有過接觸的所有當事人可處處是掣肘,每動一下都會有各方勢力伸隻手進來阻撓。
所幸北原野史還算機敏,前天透過私下查探告訴他值班醫生以及那兩個護士在進醫院前沒有任何交集。
不過還是帶來一個麻煩的訊息:那個值班醫生李延卿因為替幾個日軍在上海的高階官員治過病,雙方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已經有人暗示北原野史不要去招惹那個醫生。
這邊的案子還沒理出頭緒,接著又出了個“劫囚車案”。
(
十三軍那邊為了保守秘密對外一直宣稱是囚車被劫,憲兵隊去查案時當即就發現了其中的貓膩。
其實大家都知道跟黃金有關,雙方之間很快達成默契心照不宣的按照“劫囚車案”進行調查。
)
經過周春生“點撥”,風間哲也同意北原野史將偵查方向轉到吳四寶身上。
吳四寶因為槍法好又心狠手辣,一開始確實幫日本人解決了不少麻煩。
可隨著他的地位越來越高,日本人發現已經控制不住他了。
尤其是上個月日軍進入公共租界後,吳四寶辦了件事犯了大忌——動用武力擾亂金融秩序。
光緒17年(1891年),英商在上海成立【上海股份公所】交易外國股票。
光緒31年(1905年),【上海股份公所】按照英國1865年制定的公司法在香港註冊股份責任有限公司,同時更名為【上海眾業公所】,在四川路南京路口的中央商場內開設交易市場,成立了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1916年,孫中山與虞洽卿商議向北洋政府農商部申辦成立上海交易所,始終未獲批。
1918年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鑑於大勢所趨,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於1920年在九江路429號(今九江路501號德必wE國際文化創意中心)成立。 1918年,日商在福州路江西路口設立【上海取引所】(中文翻譯是證券物品交易所),主要經營紗布、棉花及日本公債,經過兩年運作,大有壟斷上海紗布市場的趨勢。
日本人的行為引起北洋政府和華商的警覺,1919年經北洋政府農商部核准,於1920年在愛多亞路20號買下長髮客棧改建成三層的交易所大樓,成立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日本人的上海取引所因為無力對抗1929年倒閉。 1934年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倒閉後,大樓整體出售給英商會德豐駁船公司,會德豐1941年將樓拆除建造會德豐大樓,後又轉讓給美商德士古石油公司,解放後更名為四川大樓(延安東路四川中路口。) 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成立半年便獲取純利十萬元,吸引大量遊資湧入。
自1921年5月起各行各業都開始成立本行業的交易所,截止到當年12月,僅在上海就成立了136家交易所,涉及行業五花八門。
這些人成立交易所的目的是投機賺快錢,為了抑制泡沫保障資金安全,1921年年底銀行業開始全面收縮資金。
大量交易所和信託機構倒閉,經過這次洗牌,上海金融市場華商經營的交易所最終僅剩下相對規範的六家:
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