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不收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5章 上海證券市場,回來的兒子,過節不收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
上海華商紗布交易所(今延安東路21號)
上海金業交易所(初設在九江路5號也就是今九江路45號花溪大廈,後搬到九江路69號今古象大廈。) 中國機制麵粉上海交易所(初設於民國路丹鳳街口,今人民路新開河附近。1932年遷至民國路261號,今人民路261號厚德大樓,2002年外灘改造時拆除。)厚德大樓 上海雜糧油餅交易所(愛多亞路15號,今延安東路17號。)
淞滬會戰後,華商經營的交易所因為物資管控,重慶政府與日本進行經濟戰等原因全部關閉,除了華商證券交易所在汪偽接管公共租界後於1943年復業,其他交易所再也沒有開啟過交易。
從淞滬會戰到太平洋戰爭爆發這段時間,整個上海的證券市場只有眾業公所一家營業。
這段時間外商股票是證券市場主力,華商股票陪跑。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強制將眾業公所關閉。
由於沒有正規交易所,整個證券市場進入一種自由狀態。
此時英美公司在中國已經難以立足,華商股票開始成為市場主力。
加上法幣受阻,中儲券沒有可信度,外匯市場關閉,大量遊資開始收購華商股票以應對風險。
僅1942年就成立了127家公司買賣華商股票,這些股票公司資金來源相當複雜,很多都和日本人糾纏在一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