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謁見,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要犧牲的,不然秦國如何能放鬆警惕?且國內政體變更,政局未穩定前,根本不能大舉動兵。
“可說於魏國,諸國合縱。”沈尹鼯還在想著合縱。
“魏王已從秦使姚賈之說,不再與我楚國、趙國合縱。”淖狡把昨日收到的訊報說出,此事他已經彙報給了熊荊。
“啊!”沈尹鼯當即錯愕,驚訝之後他又急道:“便、便是魏國不合縱,我楚趙兩國合力,亦可使秦人膽寒。大王,秦軍伐我,趙國救我,秦國伐趙,我秦國亦當救趙、”
“一切等見過兩國使臣之後再議。”熊荊無奈。選擇越來越少,套在脖子上的繩索越收越緊。是亡國之君還是中興之主,全看這十年的作為。
楚國朝議,一議就是七天。驛館內秦趙兩國使臣都等得焦急,沒有飛訊的他們暫時還不知道魏王已從姚賈之說,不與楚趙兩國合縱。魏國不合縱韓國、燕國自然也不合縱。這兩國每次合縱都是打醬油的角色,合縱不是因為他們有助戰力,而是為了讓魏趙兩國能後顧無憂。
先王入葬前兩日,早有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之念的趙使魏加、秦使昌平君熊啟終於見到了楚王謁者,兩人一前一後,在謁者的陪同下入楚宮謁見楚王。
魏加之言並不出意外,正朝上他除了長篇大論說合縱如何如何必要、如何如何好,他還想要楚國的荊弩、鉅鐵、投火器、飛訊……。要這些東西並不出人意外,只是當昭黍問其何以為償時,他卻說趙楚兩國情如手足云云。
即位之後,這是熊荊第一次視朝,階下群臣委貌玄衣,看上去就像一根根黑色釘子,他看著這些釘子,這些釘子也看向他。因為熊荊已經斷髮,釘子的目光更顯詫異和不解。
“趙使所言,不佞已知,請回驛館稍歇。”熊荊未穿喪服,而是白衣素裳,以皮弁服視朝。
“請大王繼貴國先王之遺志,絕秦而盟趙。”魏加不但不肯走反而上前兩步,讓人不悅。
“先王只有救趙,從未盟趙,談何遺志?”熊荊冷笑。他覺得如果魏加再近身,或許會像毛遂那樣按劍而上,逼王盟趙。
魏加初見熊荊,並未在意。未齔小兒,怎可陣前誓師、並肩作戰?其他人相信,他只以為這是楚人編出來的神話,此時見熊荊口利,方有些詫異。
“大王謬矣。秦軍伐楚,寡君聞之,出兵二十萬以救,故秦軍退。寡君所念乃趙楚未盟而實盟,情如手足,今大王言我兩國未盟,於義何在?”魏加繼續上前,直至階下。
“先王八月末遣使,九月初使入邯鄲,貴國十月末方允出兵,十一月大軍方出邯鄲。軍未出而秦軍敗,戰不起而楚地復,今持退秦之功而言有義,義何在?”熊荊看著魏加。縱橫家之言實則經不起推敲,只是國君大多渾渾噩噩,故常被其所蒙,熊荊昔日與人爭論英國鋼鐵價格能爭論幾百樓,魏加那點小伎倆怎麼騙得了他。
“不佞即位於父薨國危之時,稱王於叛謀兵戎之間,所幸侍衛之士赴死於內,忠信之卒搏命於外,方得今日楚國之安寧。今先王未葬、大政不明,盟趙、和秦,待群臣議畢,自有決斷。”熊荊目光掃過群臣,最後落到魏加臉上。此時他再無之前的氣勢,腳步也不再前。
“大王難道要和秦?”魏加故作詫異。“昔秦將白起,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大王和秦,何顏見楚國先王?”
“昔長平之戰,秦人坑殺趙卒四十萬,貴人亦斬之,邯鄲家家戴孝、戶戶出殯,趙王卻欲割六城以求和,趙王何顏見趙國先王?”熊荊針鋒相對。
“長平一戰,我趙國大軍盡失,故先寡君割六城求和於秦,然六城終未予秦,秦圍邯鄲,大敗而歸,先寡君可見先王。”魏加道。
“鄢郢之後,楚國僅剩半壁,五尺至六十,敝甲鈍兵不過三十餘萬。清水之戰,楚軍大敗秦軍,致使秦人入楚求和,不佞如何不能見楚國先王?”熊荊冷笑,示意儐者送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