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婚事4,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情報後,項燕一如去年,想到的是主動出擊而非坐以待斃。聽完他的策略,心裡有些底的熊荊問道:“當下已是四月中旬,攻齊時間來得及?”
“臣以為來得及。”項燕指著地圖上的莒縣和穆陵關,“去歲之後,我軍並無立即收復莒縣,齊人已怠。齊國並無大舉伐我之心,守於莒縣之卒不足兩萬、穆陵關齊卒不及三萬。我軍有投石機,莒縣並非堅城,三日當可破之再擊穆陵關,五日便可破關。”
“八日?”熊荊記下項燕預估的攻擊時間。
“穆陵關依山而建,關城不如莒縣城牆堅固,僅假借山勢耳。”項燕解釋道:“臣記之以五日,實則三日,其中兩日輸運投石機。若投石機能運於穆陵關下,三日必破齊人關城。”
投石機的威力如何,除了知彼司的勿畀我,其餘四人全都知道。酈且看過投石機的表演後感嘆天下再無堅城,項燕則斷定三日能破莒城,三日可破穆陵關關城穆陵關乃齊長城之重要關隘,山中本無城,但此處長城有兩道,硬生生夾出一個周長幾十裡的關城。以前楚軍亦曾殺入過關城,可沒有擊破齊軍第二道防線,最後在齊軍反攻下不得不放棄外城。
“本次破齊,當以精兵。臣懇請大王即日便令王卒東下,郢都至穆陵關一千五百里水路,十二日可至,輜重糧草,二十日內可至。我軍破齊之時,正值大梁舟師大破秦人。”
“糧草由彭城、魯地徵調便可,除兵甲外,郢都只需運輸投石機至莒。”酈且提醒道。“不必擔心齊人警覺,我軍大張旗鼓下,齊人反而不疑我二十日內便會攻城。另則,此次破齊,大王與上將軍不得東往,最好聲稱將往大梁觀兩軍水戰。”
酈且並非楚國公族,他的族系可追溯到酈國,幾百年前酈國為晉國所滅,晉楚爭霸,其祖於是南下成了楚臣。酈且年少之時遊歷各國,年老就在大司馬府養老。沒想到新王改革大司馬府,養老院變成了總參謀部,見多識廣、素喜兵事的他終成作戰部之長。此時他建議大王和上將軍赴大梁以欺齊人,不由讓熊荊和項燕多看了他兩眼。
“臣以為並無不妥。”魯陽君道,“秦國若連橫攻我,我軍當搶先擊破齊國。若能佔領穆陵關關城,日後可以少拒多,去一大患,三十餘萬楚軍再無後顧無憂。”
“至今日,鉅鐵府造了多少套甲衣?”熊荊問道,項燕提議以精兵出征他並無異議,可他更關心鉅鐵府所造鐵甲的數目。這次與齊軍交戰,他想讓前排譽士舉鉅兵、披鐵甲。
“稟告大王,不及千套。”魯陽君很記得鐵甲的數目,可惜的是新造的鐵甲很少。
“不及千套?為何不及千套?既然可軋出鉅鐵板,又有數噸重錘,造甲為何如此之慢?”熊荊不悅道,他記得上個月工尹刀就給他看了軋出的鐵片。
“大王有所不知。”魯陽君也知道軋機,“鉅鐵府軋出鐵板寬不及一尺,故一副鐵甲需數片鐵板鉚成,所費時日確實少於以往,然甲片鉚接依然費時費日再則軋出鐵板不但厚薄不均,厚度遠超造甲所需,故仍要匠人小心鍛薄”
沒有熊荊想象中的、用重錘衝出來的半身甲,有的依然是鉚接而成的環片甲軋鐵板需要軋輥,所軋製鐵板的厚度和寬度取決於軋輥的直徑誤差。如果軋輥本身就粗細不均,那就沒有辦法軋出一二毫米、適合做盔甲的鐵板,工匠依然要費力將厚鐵板小心打薄,使其達到一二毫米的厚度,不然甲衣太重,士卒根本扛不動。
再就是軋製鐵板的寬度,軋輥越長,軋出來的鐵板就越寬,可軋輥越長,粗細就越加不均,粗細越是不均,那軋出的鋼板就越厚,要打薄的地方就越多。全身甲看似高階,實則做一副全身甲還不如用窄鋼板鉚一副環片甲,這樣做一副全身甲的時間可以做十幾套、甚至幾十套環片甲甲。
鉅鐵府的軋輥是玉府加工的,可聰慧的工具也難於逾越人的極限,機床,熊荊越來越感覺到它的重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