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鑼聲2,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稟大將軍,蹶張之弩已至荊王陣前,弩將請命射荊王。”軍吏匆匆來報。
‘殺荊王、拜侯爵封萬戶’,這是戰前由護軍司空馬遍傳全軍的軍令。不單是普通士卒為之瘋狂,軍侯、校尉、都尉對此也無比熱切。變法以來,秦國拜侯者寥寥無幾,單以軍功拜侯者唯白起一人而已。殺荊王便可拜侯,誰不趨之若鶩。
將卒的想法蒙武心知肚明,但他更知兩軍對峙以來,荊王異於常人的舉動不斷激勵著荊人計程車氣。此戰要勝,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擊殺荊王。他臉色笑意一閃而過,答道:“傳我軍令:射殺荊王。”此令下罷,他又道:“後軍五千銳士速至荊王陣前,待弩箭射過,一舉擊破荊陣,擒殺荊王!”
蒙武說‘擊破荊陣’時,濃眉倒豎、剛牙猛咬。軍吏‘嗨’了一句便趕緊傳令去了。須臾,五千銳士從後軍出列,急急奔往楚軍中軍旗旗的位置。
在投石機的打擊下,秦軍巢車非傷即毀,而楚軍數輛巢車已升至最高,密切注意秦軍後軍動向。五千銳士一出陣,巢車上便丟下了木牘。幕府當中已不再兵刃相向,項燕也不急於捉拿弋陽君,而是要戰後再稟報大王處置,此刻弋陽君等人已被請出幕府,以免再幹涉指揮。
“才五千人?”聽過稟報,項燕有些失望。
“稟上將軍,幾輛巢車皆報此數,確是五千人,這些人手持長鈹,皆為秦軍銳士。”傳令兵以為上將軍是擔心此數不實,故而解釋。
銳士之兇猛,王卒之將屈光見過兩次,他擔憂道:“上將軍,秦軍銳士專為破陣,五千雖少,可如今我軍軍陣單薄處僅僅數人。若再不施援,必為秦軍銳士所破。”
“不可,遊闕能不動則不動。”項燕毫不容情,他完全明白遊闕的重要性。
“上將軍,若幕府不派援軍救援大王,形勢危急下,弋陽君等人也會擅自前往救援,還不如……”秦人還未殺到,自己人差點打了起來,有些後怕的彭宗如此建議。
“並非不派,右軍越卒尚餘千餘人在此,此千餘人可派至旗旗處列陣助戰。”軍陣方正,列陣後吳越兩師皆餘下數百人,這加起來便有千餘人,項燕打算派他們去加固中軍。
“越人?千餘人?”彭宗和屈光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中軍尚未力竭,若我軍亦派五千人至中軍,會如何?”看著彭宗和屈光,項燕自有自己的打算。“他們會以為我軍遊闕人員尚眾、戰之無虞。中軍八萬人,除去郢都之師四萬,其餘皆是小師,一師不過數千人而已。師多將雜,各有各的心思,早早增兵,諸師焉能死戰?”
項燕說完,增兵的令符便傳於軍吏,得令的越卒也如秦軍那般匆匆奔至中軍,在旗旗前方又補上一百多列十人縱深的陣列。軍陣後方都是各師之將,他們在戎車上用陸離鏡也能看見秦軍後軍奔出的數千銳士。本以為項燕也會增兵數千,沒想到只增援了一千多人。最先明白項燕之意的西陽之將曾瑕連連搖頭,他清楚,這一戰不拼上老本怕是不行了。
“秦軍增兵數千,項燕他……哼!不提也罷。”幕府之外,看到增援前線的只有千餘人,還全是個子矮小的越人,弋菟牙齒磨了磨,心頭更恨。
“子菟,我等或可……”千餘越卒確實是太少,六君就想帶著自己的人補上去。
“萬萬不可。”較為老成的州侯趕忙出言阻攔。“戰時違令調兵,項燕必要陣斬,大王也保不住我等。秦人增兵,未必就是……”
“蹶張弩!”州侯話還未完,一陣烏黑的箭雨便從中軍之前升起,直射旗旗周圍。臂弩之箭便強於弓,蹶張弩踏足而發,弓力更強。烏黑的箭雨橫掃,不少環衛的皮甲全被弩箭洞穿,而傷者更是無數。熊荊戎車上順風飄揚的旗旗,也被弩箭穿出十幾個洞,另一些弩箭則密集的釘在旗杆上,箭如狂風,中箭的旗杆居然像桅杆那般往後傾倒,吱吱作響。
“射——!”五千張蹶張弩就在旗旗前方五十步處列陣,弩箭不是對空射擊而是直射目標。距離如此之近,不說皮甲,就是盾牌也難以擋住,弩將每喊一聲‘射’,便有數不清的環衛中箭倒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