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七章 水道,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未改,勿訂
炮艦的威力酈且親眼目睹過,十二門三十二斤炮齊射好似山崩海裂,任何舟楫都經不住炮艦的一擊,故而在酈且心裡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果戰舟也能像炮艦那樣作戰,秦軍有戰舟也不知憂慮,一艘炮艦就能扼守一道河流。
他的設想熊荊早就設想過了,工尹刀聞言接連搖頭,公輸堅直接道:“此不可也。”
“為何不可?”酈且不死心的問道。“若戰舟能以炮而戰……”
“戰舟龍骨單薄,寬不及三丈,火炮後座之力足以斷其龍骨。若裝於舟艏、舟艉,戰前只發一炮、兩炮,於戰何益?”公輸堅無奈道。
熊荊提出戰舟裝炮後,公輸堅就試驗過,戰舟是衝撞作戰,衝撞的時候速度達到甚至超過十節,如果在四百米距離上開炮,只要七十七秒雙方就會相撞。七十七秒時間最多開一炮,加上之前裝好的一炮,最多隻能開兩炮。
平底船不是尖底船,船隻本身晃盪不已,哪怕五十步內,正對情況下火炮也未必能擊中目標。作戰司本來有這些資料,倉促間酈且應召節而來,無暇翻閱這些資料。
“海舟似可入諸水?”莊無地設想了一種補充方案。
“少司命可,混沌級炮艦沉重,吃水也深,只能入江河,還須順風。”熊荊知道莊無地的意思。“且不如戰舟靈活快捷,戰於近海,若戰舟有炮,肆意進退,炮艦也難敵。”
“如此只能築城設炮以扼水道,然則……”不能以舟制舟,那就只能把火炮佈置在岸上。酈且說到這裡讓人拿來了地圖,地圖上楚國的水系一目瞭然。
“沔水也。”指著南鄭西面的沮地,酈且的手指落在這個地方。說完之後他又是一陣嘆息,“若秦人順水而下,扼守此水亦無用。大軍可在沮邑之上登陸攻向南鄭。”
“宛城。”酈且手指第二個落點是宛城。“樊襄、高陵、項城、大梁、陶邑、下邳。芝罘港、琅玡港、淮水口、大江口、浙江口、番禺、扞關、”
對著地圖,酈且把所有重要水道都指了一遍,這些地方有些在楚境,有些則在魏地、齊地。高陵和陶邑就在魏地,高陵在汝水之畔,襄城下游;陶邑則在南濟水與荷水相接之處。饒是如此,他還是搖頭道:“此十數處,當築炮邑以守,時日非數年不可。而我楚國之地,其內河流縱橫,其外東臨大海,若秦人以海攻我,炮艦皆在紅海西洲……”
“召紅牼返回即可。”順著無勾長的航路,紅牼此時繞過南陽地,進入了綠洋,說不定已經抵達地中海入海口赫拉石柱。熊荊嘴上說召回來,實際沒有兩三年時間無法召回。倒是駐守紅海的七艘炮艦可以召回五艘,“今日炮艦亦下水五艘。”
“然,今年炮艦下水五艘。”公輸堅點頭道。“可惜有炮無藥啊。”
硫磺限制了火藥產量,楚軍深受其苦。熊荊還未說話,勿畀我道:“胡商硫磺已運至東胡,東胡王允諾護胡商至海口,今年可得硫磺百噸。”
“善!”諸人聞聲一震,這是了不得的好訊息。
“如今只缺硝石,海外輸運尚需時日。”熊荊補充了一句。百噸硫磺可以配千噸火藥,可惜海島上硝石產量並不高。“然戰時並不缺火藥。”
“若是如此,明年是否要加造炮艦?”公輸堅問道。
“可。加造五艘,一年十艘。”熊荊毫不猶豫的同意。炮艦的數量加上沒有下水的那五艘,總數是十六艘。真要與秦軍發生海戰,十六艘炮艦根本不夠。
“海舟如何?”公輸堅又問道。“去年建造大舫,海舟只造三十艘,今年只造五十艘,本欲明年造……”
“削減。”建造大舫並不佔用海舟的船塢和木料,炮艦不同。炮艦不斷佔用船塢,工人、木料都要擠佔海舟,一艘相當於兩艘。“海舟只造四十艘。”
“然錢府無錢啊。”工尹刀苦著臉。“萬艘大舫費十萬金,而今海舟欲造無錢,若之何?”
“無錢?”熊荊臉也苦了。與塞琉古交惡後,貿易急劇萎縮。印度人的威脅並不可怕,孔雀帝國處於不斷崩潰中,分裂出來的邦國、沒有分裂出來的城邑都在走私,華氏城根本控制不住。問題是炮艦封鎖了波斯灣,塞琉古為了報復,嚴禁商賈販賣楚國貨物。
“紅牼將香料運往地中海,從地中海返國便有錢了。”熊荊只能如此安慰。
“那要到何時?”工尹刀很不給情面的追問,非要熊荊給一個時間。
“需兩年。”熊荊道。看著几案上的地圖,他不由想到:鑄幣來不及,難道要發行紙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