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章 單于,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梁北城鴻溝北畔築有盟誓的高臺,吉日那天四國大王依次登階,接著才是白宜、弦兌、毋鹽次這些大子錢家登臺。為了顯得隆重,鴻溝南北兩岸的炮卒一起鳴放禮炮,轟隆隆的炮聲中,長長的盟書被司盟讀起。

四國會盟,是將擁有鑄幣之權的四國金行交由子錢家抵押,以獲取子錢家出資承兌承銷國債。雙方的關係看上去是普通的借貸關係,實際上四國金行日後不動用武力是收回不來了。與秦國的戰爭將花費海量的金銀,秦國滅亡後,各國之間的戰爭又將耗費海量的金銀,鑄幣權估計要抵押到天荒地老。

熊荊樂意看到這種局面,各國鑄幣權被抵押,但王廷是自由的。王廷不但是自由的,還能透過香料貿易的利潤與十二氏大商、子錢家共享這種特權,王廷也成了一個大子錢家。王廷的錢借給各國,然後拿到他們所抵押的鑄幣權,進而控制各國財政——為了保證每年子錢的支付,金行總得監控各國的財政收支是不是?

哪個國家敢肆意增稅還債,以求擺脫金行的控制,治下商賈庶民必要反抗;哪個國家收不到稅,金行便將在其國建立稅警總團,由金行負責收稅。金錢是國家的基石,以後各國想打仗、特別是想打大仗,要先問金行同不同意,同意才能打,不同意不能打。

資本控制一切,這或許是後世最厭惡的模式,熊荊也很厭惡。他一直記得美元鑄幣權在資本家控制下,一百年下來,一百美元貶值九十美元,·貪婪的令人髮指!鑄幣權如果是在國家政府手中,一百年下來,一百塊最多貶值十塊,絕不會超過二十塊。

朗讀盟書、歃血、坎牲加書、祭祀,最後又是一次饗宴。正寢中子錢家坐一邊,四國君臣分坐另一邊,白宜、弦兌等人笑得合不攏嘴。武王伐紂以來,這是商賈第一次與君王平等的坐於一堂——商人即殷商之人,為了貶低殷商之人,士農工商,周人將商人列為最末一等。而這一次,他們終於不再是最末一等。

魏王魏增究竟姓姬,子錢家坐大並非好事,所以他並不怎麼高興;趙王遷少不更事,根本不清楚這次會盟代表什麼,他不知道,知道的郭開趙勝等人則無可奈何。趙國基本上是亡了,大梁北城的趙國王廷只是流亡政府。既然都流亡了,自然要竭力結交大國大商,為日後復國做下準備。

齊王田建對此渾然不覺,他來大梁的主要任務是說服三國救齊。齊國不過是去年才被戰事波及,依舊富庶,為了兌銷國債,很多深藏於地下的金銀被挖了出來。田鬥金、程醴、刁貞、毋鹽次等人坐在對席,十三席佔了其中四席。宴席中田建、田假不斷向他們使眼色,請他們為齊國說話,奈何這時熊荊問起了塞外之事。

熊荊去過塞外,但對匈奴並不太瞭解,聽段泉說起是李牧大破胡人使胡人推夏桀之後為單于,他失色道:“果真如此?李牧非大破匈奴,乃大破胡人?”

“武安侯所破者,有匈奴,亦有胡人,匈奴最大,故曰匈奴。此戰之後胡人痛定思痛,眾推夏桀之後為各部大敖,如此方有撐犁孤塗單于。”段泉道。“秦國驅河南地之戎狄,又數萬眾來投,匈奴聲勢更勝。若秦國再攻代郡、燕地,匈奴又強,必成天下之患……”

華夏的君王很少關心塞外草原之事。趙國因為要保住通往西方的商道,這才向西開拓,算是諸國中最關心塞外胡人的國家。除了商道,胡服騎射的樣板師,也就是軍官團不是設在作為國都的邯鄲,而是設在邊境的原陽(今呼和浩特市東)。

這是說,北境不但帶來貿易,還有新的軍事技術。殷人騎兵戰術在華夏大地絕跡後,新的騎兵戰術從草原上傳來。胡服騎射不僅僅是換一身衣服那樣簡單——窄袖戎服中原、楚國也有,後世出土了眾多窄袖短裝;皮靴與皮屨只有形制上的差異,沒有本質上的差異;皮帶,男子為了掛玉佩,自古以來就是皮帶,而不是布帶絲帶……

禮樂崩壞到了戰國,服飾規制早就不像西周春秋時那樣嚴苛,胡服騎射真正代表的是軍事技術、軍事組織的更替。僅僅是將率士卒服飾的變化,‘守舊’的公子成等人不可能反對(後來正是公子成率軍圍困沙丘,餓斃趙武靈王)。軍事技術,特別是軍事組織的變化,才會影響趙國的權力平衡。很簡單的一個問題:練出來的新軍日後造反怎麼辦?

胡服騎射是過去式,匈奴存在且一直在壯大,這才是熊荊隱隱擔心的。段泉說完熊荊沉默半響,這時候齊王田建再次請求三國救齊,他想也不想便道:“不予兵權,三國如何救齊?”

交出齊軍的指揮權,這是幾個月前要求過的,那次是趙魏妥協了,前幾日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