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二章 檢閱,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編師旅要上戰場,熊荊心裡是不放心的。秦軍將巴人、蜀人當炮灰用,對舊郢的楚人何曾不是如此?軍隊是最講資歷的地方,秦軍可以冒然任命投秦的六國人士為將軍,但絕不可能冒然將六國人士任命為百將、為軍侯、為軍校、為軍尉。

秦軍統率五十人的屯長到統率萬人的軍尉,相當於楚軍統率四十五人的兩長到統率六、七千人的師長,這些軍官加上參謀人員便是軍隊的支柱。至於上面是誰為將、下面是誰為卒,並不重要。只要為將者不命令大軍跳河,為卒者不弱不禁風即可。

舊郢南陽的秦軍就是這種情況,屯長以上一直到軍尉全是舊黥首。舊黔首分兩種,一種是關中舊黔首,即老秦人,還有一種是三晉舊黔首,即曾經的韓人、魏人和趙人。秦軍軍官如何編排分配知彼司只知冰山一角,就已知的情況看,三晉舊黔首比關中舊黔首兇惡。這點曾讓熊荊困惑不解,可想到日軍下屬的韓裔部隊和美軍的第442步兵團,也就釋然了。

楚軍復郢,竟陵一戰大敗秦軍,舊黔首軍官非死即亡,譽士雖然填補了進去,可顯然不夠,軍校中一些參謀學員和後勤學員又填補了進去,這才勉強搭起了軍隊的架子。竟陵城外,熊荊巡視的霄安師便是這樣一支楚骨秦體的軍隊。

所謂霄安師,是指霄縣和安陸縣合併而成的正規師。安陸縣在溳水下游,霄縣與安陸縣接壤,在安陸縣西南,縣治為霄城。先君武王之父熊坎葬於霄,是稱霄敖(前763-758在位),守陵之邑稱為霄邑。秦人統治後改霄為銷,立之為縣,是為銷縣。傳說後來三國魏國屯兵與此,兵士掘土驚現城池,曹操聞言大笑,又名之笑城。

後世的事情熊荊不知,他清楚的霄縣是秦人設立的縣,復郢後取消秦制郡縣,可行政區域延用秦制。霄與安陸臨近,因此合併成師,便於訓練。數日前受大司馬府軍令,霄安師北上方城集結,剛好路過竟陵。

“全師士卒幾何?”熊荊立乘於戎車之左,眼前霄安師計程車卒舉矛而陣,看上去行伍嚴陣,士卒精壯。師長鬥矢立於車右,與熊荊隔著御手。

“稟大王,全師計五千一百三十六人,矛卒三千六百人,未有弓卒、騎卒。”鬥矢報出準確的數字,也說出了人數少於正常師旅的原因。

“譽士幾何?”儘管早就知道新編師旅沒有弓卒和騎卒,熊荊仍然暗暗嘆了口氣。

“稟大王:師中譽士三十六人。”鬥矢的回答出乎熊荊意料,他正要問譽士這麼少五千多人如何指揮時,鬥矢目光有些異樣,補充道:“軍中又有鬥氏家將一百二十餘人,以為臂指。”

安陸靠近鬥氏治下的唐縣,復郢時鬥氏留守的老弱輕易接管了安陸。霄縣情況不同,然而兩縣士卒合為一師,鬥矢做了師長,實際這個師也被鬥氏控制。

鬥氏控制了商於、漢中,實力一躍成為諸氏最強,正朝上妒忌的人不少。幾番朝議,商於之地認為應該歸鬥氏,畢竟這是一個戰區,不好分割。南鄭盆地也應給鬥氏,這也是一個戰區,不好分割,但安康盆地不能給,上庸六縣應該給汝水、穎水、淮水上游的老公族。

蜀地那就更不能給。大部分朝臣寧願蜀地給巴人,讓巴人在川內坐大,也不願意鬥氏再得蜀地。巴人是外人——外人坐大不老實,打就是了。鬥氏是自己人,自己人遴選諸敖、朝臣十萬甲士拉出來,其他人也就沒了希望。不要說成為諸敖之一,說不定還要被踢出正朝。

因此朝臣們正在準備幾個朝議:一氏不可二敖,即一氏一敖原則;亦不能再用剩餘甲士支援他氏為敖。比如某氏有十萬甲士,五萬甲士可選一敖,五萬甲以外的甲士即失去遴選諸敖的資格,以防小氏成為大氏的傀儡。另外,各縣邑正朝之臣的數量必須確定上限,東地當以始行敖制時各縣邑戶籍數為準,舊郢等地則當以收復後初編甲士數為準。

兩個朝議都是為了限制若敖氏的,復郢之前若敖氏有唐縣、隨縣、息縣、城陽(包括稷邑小盆地)四地,復郢後除了這四地,又增加了商於之地的上洛縣和商縣,南鄭盆地的南鄭、沮、成固、安陽四縣,加上安陸,一共有十一個縣地,相當於中等的郡。拉出十萬甲士不太可能,待新得縣邑人丁繁衍,拉出十個師完全有可能。

朝臣的朝議熊荊是樂見其成的。若敖氏對王廷產生威脅以前,大楚的忠良之臣就目光炯炯的鎖定了這個潛在的緩則,以朝決的方式杜絕其日後謀反的可能,手心裡捏著把汗的子孫讀史讀到這裡可以大笑三聲了。

若敖氏此時處於什麼情況,鬥成二氏心知肚明。不但心知肚明,他們在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方舟/男博]虛舟

桃李酒

豪門隱婚:惹上腹黑男神

沈勁風

看不見的存在

做男人挺好的

抓個校草做手機寵物

長安如晝

本宮身邊趣多多

leidewen

極道狂龍

不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