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子錢家,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邯鄲已經被包圍了。
當井陘東出中路秦軍拔下宜安,沒有被李牧牽制南下攻伐封斯等邑時,邯鄲就被秦軍南北包圍了。慶幸的是黃河支流一線仍然保持暢通,可這種暢通只是暫時的,再過一個月、也有可能只要半個月,當黃河支流封凍,南路秦軍渡過黃河支流,邯鄲就徹底被圍死了。
邯鄲王城,愁容滿面的相邦趙梁枯立於正朝之上,側身面對著群臣。
“武安侯居功而不受君命,畏戰而不救邯鄲,請大王罷之。”統領王卒之將的趙蔥意氣激昂,慷慨進言趙遷請求罷免李牧。
“臣附議……,臣亦附議。”一干朝臣附議,包括此前罷免相邦之職的建信君。中路秦軍南下後,北方輸運的糧秣牛羊越來越少,邯鄲大市除了庾死的馬肉再無其他肉類,最嚴重的是炭火。寒冬將至,但城內柴炭嚴重不足,這個冬天看來只能拆房子了。
“大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群臣的附議聲中,趙梁大聲進言。“武安侯不出戰自有武安侯的謀算,許此刻武安侯已率軍出擊。”
“相邦已得武安侯出擊之訊?”建信君再度列班很出趙梁意外,他確實再度列班了。
“未得。”趙梁實話實說,“然臣確信武安侯即將出營擊秦。”
“大王,臣以為武安侯不可用也,當罷大將軍。”建信君轉而揖告王座上的趙遷。“昔年先王孝成王時,武安侯為破胡人亦是任其擄掠,待胡人不備方率兵擊之。而今秦人伐我,武安侯任由秦人擄掠殺戮而不擊秦,此循擊胡之先例也。然雁門乃邊地,邯鄲卻是我趙國都城,武安侯為一己之功而任由秦人攻拔城邑、圍絕邯鄲,如此牟私之將不罷更待何時?”
建信君一針見血,把李牧看的透徹,一些原本不贊成罷免李牧的朝臣也禁不住點頭。李牧打仗就是這樣,喜歡故意示弱,雁門或可以犧牲,邯鄲怎能犧牲?
“請大王罷武安侯,以解邯鄲之圍。”參差不齊的聲音,只是除了趙梁的嫡系,幾乎所有朝臣都請求趙遷罷免李牧大將軍之職。
“太傅以為如何?”趙遷問道。郭開一直沒有出聲,趙遷凡事多問趙梁和郭開,趙梁是不同意罷免李牧的,他因此問向郭開。
“大王,臣以為此事當慎。”郭開沉吟了片刻才在諸人的注視下開口。“昔年武安侯縱容胡人擄掠,先王罷免之,使人代將亦是無用,終複用武安侯。臣以為可再遣使催促之。”
“太傅此言差矣。”建信君急道。“大王已數遣使,武安侯終不出戰,奈何?”
“這……”郭開說的沒錯,可建信君說的也是事實。邯鄲已遣使十二,催促李牧出戰,可李牧就是不出戰。
“臣請大王再遣使至武安侯軍中,此次武安侯必當出戰。”趙梁沒想到郭開會幫自己,立即趁機進言。待趙遷退朝諸臣出廷時,他又特意上前對郭開一揖,道:“謝過太傅。”
“相邦何需謝我。”郭開皮笑肉不笑的回禮。“只是武安侯畏戰不出,這……”
“國戰之時,即已命武安侯為大將軍,豈能再度換將?”趙梁道。“太傅莫忘趙括之敗。”
提起趙括郭開笑容就是一僵,那次確實是邯鄲太著急了,急得想和秦軍決戰以換取議和上的主動。郭開笑容先是僵固,而後滿是皺紋的臉再度鬆開。“老臣不知戰事,老臣只知若武安侯仍不出戰,邯鄲今冬將死人無數,明年或是城破之時。”
郭開說完就告辭,趙梁想爭辯也是無用。實際上李牧不出戰趙梁早有判斷,李牧不是那種一上來就猛打猛拼的將領,他的習慣是示敵以弱。示弱必然有所犧牲,以前犧牲雁門郡可以,現在犧牲邯鄲絕對不可以。
趙梁呆立在正朝階邊想李牧,一個小臣滾地球一般趨步滾上臺來,他疾告道:“稟相邦,金行已開門兌錢,銀一斤兌錢兩萬四千。”
“啊?!”趙梁似乎被雷擊了一下,整個身軀都在搖晃。“兩萬四千?!”
“然也!”小臣是錢府派來疾告的,臉上全是汗水。“兌者蜂擁,車馬盈門。”
“齊人害我!”趙梁怒吼了一聲,他急急下階,走的太快差點就摔了一跤,好在小臣在旁邊攙扶了一把。下到階下,慢了一步的錢府卿趙晉才到。他的表情和趙梁類似,亦是急道:“金行銀一斤兌錢兩萬四千,此齊人慾害我也,請相邦止之。”
趙梁聞訊本就很急,錢府卿一說更急。他等不及僕人備車,徒步出王宮奔向四國金行趙國分行所在的大市。
一個月前四國金行即將開業的訊息就傳遍整個邯鄲乃至整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