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子錢家,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國。金行是一種新事物,戰國是實物貨幣時代,各國大商、子錢家已有部分金融職能,可金行到底是幹什麼的誰也說不清楚。不過金行宣稱自己將以金銀兌換布幣、刀幣,商賈、庶民是極為歡迎的。
秦國大舉伐趙以來,各地稅賦大減,錢府裡的銅幣卻是潮水一樣往外潑,以採購數以萬計的馬匹、車輛、箭木、木柲、銅鐵、皮毛、芻篙乃至粟麥糧秣。銅幣貶值稅賦亦貶值,朝廷解決財政的辦法除了鑄錢就是鑄錢。新出爐的海量‘當十’布幣、‘當百’刀幣已成燙手的山芋,棄錢買貨是商賈常態,物價一漲再漲,大市開市不到一個時辰就空空如也。
四國金行願意以金銀兌換銅幣,這等好事商賈、庶民自然期盼。棄錢買貨是保值的手段,但貨物總有風險,遠不如換成金銀。可金行真有那麼愚嗎?他們真有那麼多金銀兌換嗎?這是眾人心中的疑惑,金行沒有開門兌換前,這些問題只能猜測。
今日正朝視朝時,籌備兩個多月金行終於開門,掛出的牌價是銀一斤兌錢兩萬四千。訊息以最快的速度傳遍整個邯鄲,隨後滿載銅幣的車馬便蜂擁而至。
“五十萬錢可上門兌換,五十萬錢以上可上門兌換……”趙梁擠到金行時,太陽已經正中,烈日下十數米寬的街道擠滿了女子和車馬,穿著怪異衣裳的金行小吏正在呼喊分流。
大戶皆用馬車、軺車裝著銅幣來兌換,庶民因為男子不在家,只有女子揹著銅幣來換。大戶人少,可錢多,銅幣幣值各不相同,需要一個個清點,因而不如上門兌換。庶民人雖多可錢很少,櫃檯輕點即可。分流是必須的。
趙梁和錢府卿趙晉除了聽到人群分流,還看到兌換完畢的車馬運走一袋又一袋並不遮蓋的銀幣,那些銀幣發出的‘嘩嘩’之音聽得人心癢不止;兌換小錢的庶民女子則低著頭,一手揣在懷裡,做賊一般匆匆逃去,生怕別人知道自己懷裡藏有銀幣。
“嗚呼!我趙民竟困頓至此乎。”兌換後離去之人皆有喜色,趙梁哀嘆嗚呼一記。銀一斤正常情況下只值兩千三百錢,現在金行賤十倍以兌,貴人庶民趨之若鶩。這代表什麼他當然清楚,朝廷制定官價的時候,他也曾私下猜測過真實的物價,可沒想到物價竟然漲到這種程度。
“君上,此齊人之……”趙晉仍然覺得這是齊人故意低估趙幣價格,他此前曾建議銀一斤兌錢五千至六千,沒想到金行眼睛也不眨,一翻就是四、五倍。
“哈哈……”馬車駛過,車上坐著的貴人手裡不斷拋起銀幣,歡笑不止。
這個人趙晉認識,這是太后靈袂的弟弟。連太后都使人來換金銀,事情看來是無法阻止了。不過趙晉心中還是憤憤不已,這些人難道不知道今日金行十倍貶兌趙錢,他日趙國則要按原價贖回這些趙錢嗎?
“返。”趙晉憤憤,趙梁已經沒有前往金行抗議的心事。他確實可以阻止趙人兌換金行的銀幣,但趙人肯定會因此怨恨他而不是怨恨四國金行。
“君上,齊人害我也!今日十倍賤我趙錢,他日我趙國需原價償回趙錢啊!”趙晉呼喊道。“何謂四國金行,此乃四國子錢家也!”
子錢家是什麼東西趙梁清楚的很,想到吸血蟲一樣的子錢家附在趙國身上大肆吸血,趙梁又轉過了身。他長嘆一句,最終讓人去金行稟報。
金行從前日開始就很忙碌。為了湊足清幣人員,鶡冠子學社裡的很多學生也被調入金行幫忙。他們任務主要是清點銅幣,特別是清點車輛運來的一車一車的銅幣,或直接上門清點庫房裡堆積如山的銅幣。清點後與兌幣之人所報數字相合還好,如果對不上那就要再次清點,直到雙方數目上達成一致。
換出銀幣倒很簡單,一趙斤大約兩百一十七克,五十個銀幣就是一斤。上千萬錢也不過換走四、五百斤銀幣。
從早上開門起,銅幣就潮水般湧入金行,印有四國金行標誌的銀袋一袋又一袋被貴人、商賈運走。行長彧萬一會在出銀的櫃檯後巡視,一會又去錢庫看那些清點好的布幣、刀幣。趙國相邦此時求見他毫不驚訝,他知道趙人會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