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刺客,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偉大的刺客上殿。
秦宮本就威嚴,諸宮中尤以章臺宮最為壯麗。但凡宮室都建在夯土臺上,上階才能登堂,登堂才能入室,最後至廷。燕趙的夯土臺不過一丈有餘,楚宮高堂邃宇,也才兩丈,章臺宮臺高超過三丈。登堂的臺階不說走,就是看也看得人目眩。
謁者上上下下跑慣了,一點喘息都不帶,荊軻和奉劍上殿的郎中額頭微微冒汗,倒是捧著木函的僕臣沒有喘息也沒有冒汗,只是臉色發白。一入明堂,再過大室,霍然見到大廷上幾百名朝臣全看過來,奉木函的手竟然有些顫抖。
僕臣顫抖,朝臣此前的好奇心終於得到了滿足:原來刺殺李牧的刺客就是這幅模樣。
荊軻身材不高,畢竟是衛國大夫,面上很白淨,有須,但不多。唯有那兩道豎眉才帶著些殺氣,瞪看過來的時候殺意逼人,一些朝臣被他看的心中大驚,‘刺客、刺客’之聲不斷。
後世人心中,刺客是英雄豪傑,但在先秦乃至秦後,刺客多認為是小人。太史公為其立傳,與其說是贊同其行徑,不如說是在警告漢武帝: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聽聞‘刺客’二字,荊軻胸膛抬的更高,倒是他身後的僕臣顫抖的越來越厲害。待走到最前,‘噗通’一聲,他手上的木函居然沒有拿住,當即就摔在了地上,好在木函有蓋,李牧的首級沒有滾出來。
僕臣君前失禮,面帶笑容的趙政有些不悅,廷上的群臣也鄙夷了幾聲。荊軻揖禮笑道:“此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忐忑。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
荊軻揖禮告罪時,僕臣已經把木函拾了起來。荊軻的解釋讓趙政一笑,但笑容隨之收斂,他高聲道:“五年來,寡人食不甘味,寢不安席,你可知為何?”
“大秦伐趙,數被李牧所敗。”荊軻正色而從容。
荊軻的回答很讓趙政滿意。他再道:“你殺李牧,要何封賞?”
“為秦殺敵,不求封賞。”荊軻朗聲道。
“大謬!”趙政聲音忽然更高。滅趙在即,與三國的決戰可能就在下月,他要重賞荊軻,為天下人豎一個榜樣。“大秦以法治天下,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寡人不賞則已,一賞驚人!”
趙政威嚴的聲音在大廷內嗡嗡迴響,群臣皆屏吸以待,想知道什麼叫做‘一賞驚人’。這時候一隊寺人已匆匆上殿,他們有些捧著簡冊,有些捧著印契。
“宣寡人法令。”趙政揮袖,聲音裡帶著傲然。
“大王法令:趙將李牧,殺大將軍蒙武、斬秦卒二十萬有餘,有刺殺李牧者,封其為侯,賞萬金,食萬戶。”趙高大聲念道。除了荊軻的封賞,還有對衛元君的許諾。“念及荊軻乃衛臣,寡人復衛元瑕君號,稱衛元君,封於濮陽,不絕其祀……”
刺殺李牧封侯群臣早有預料,他們沒想的是大王還恢復衛元君的君號,將其封於濮陽。濮陽是衛國的都城,有民四多萬戶,這可是四個侯的食邑。
“臣叩謝大王。”衛元君早在殿上,聽聞趙高宣佈王令,他激動中倒地大拜。
群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衛元君倒地大敗,燕太子丹想說話又不敢說話,趙政很滿意自己封賞的效果,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然而他身前十多步外的荊軻不知為何,臉上沒有絲毫的笑容。揮袖之後,大廷一片安靜,趙政道:“荊卿不樂寡人之賞?”
“臣不敢。”荊軻高聲答道,“臣既已殺李牧,還請大王親驗其首,以證臣之勇武。”
按大秦律法,斬首後是要勘驗的,趙政一笑,道:“當如是。取李牧首級。”
首級就在僕臣身上,荊軻轉身取過木函,然後雙手捧著走向趙政的王座。木函上殿,郎中早就檢驗過了,但趙政身邊的趙高總有些不安。他正要上前接過木函時,荊軻已近王座十步,他開啟木函,拎出首級高舉道:“請大王勘驗,亦請諸大夫勘驗。”
李牧死了數月,蜃灰和冰塊保持著首級不腐,趙政定睛看過去,發現那首級居然是笑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