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奇計,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在貴族之外還有公民。她的權利由貴族和公民共享,也是一種少見的混合政體。

每一種政體都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的缺點。政治上的挑唆就是要根據政體對一群人進行鼓動,讓內部的力量相互爭鬥,而樂於這樣做的人,往往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

亞里斯多德四世說到這裡,大多數人已經聽不懂了,趙政聽得半懂半不懂,畢竟這本就不是華夏原有的東西,更確切的說,這不是周人原有的東西。

周人並未有意識的區分人與自然,而是認為‘天人合一’、‘天人合德’,故而聖人要‘法天’、‘法地’、‘法四時’。既然人與自然沒有區分,那也就沒有獨立於萬物之外的人。

家是國的原型,國是家的擴大。社會是一個整體,君、臣、民三者利益必須一致,不然‘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爭必亂,亂則窮’,尤其是不能‘一人一義’,這不但會使國家大亂,還會使天下大亂。

既然沒有獨立於萬物之外的人,自然不會也有由個人組成的利益集團,更直白的說,華夏的權利特徵是隻可以串聯,絕對不能並聯。

‘並後、匹嫡、兩政、耦國、亂之本也’、‘多賢不可以多君,無賢不可以無君’、‘天無二日,民無二王’、‘君者,國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亂’、‘王者執一,而為萬物正。國必有君,所以一之也;天子必執一,所以持之也。一則治,兩則亂。’……

諸子大多認為權利必須‘一’,只允許向下垂直授權,絕不允許縱向分權。

亞里斯多德四世沒有這種根深蒂固的‘一’的觀念,即便楚國裡裡外外上下一體,他也還是看到了許多縱向的、可以與王權、貴族勢力爭鬥的利益團體。用後世語說,那就是階級。

楚尼本來就有很多貴族,熊荊即位後又增加了譽士。庶民可以成為譽士,可實際上成為譽士的大部分人都是貴族子弟或者沒落的貴族子弟。奇怪的是,楚尼君主又有宣佈兒童只要到了八歲,不分男女都可以入學。

教育是貴族優於平民的根本。楚尼人重視教育是好事,然而從學園出來的兒童如果不能成為貴族或者譽士,他們難道真的心甘情願回家種地?

楚尼政治體系中雖然給予了平民舞臺,卻沒有給他們權力——他們只能站在王廷門前的大廷,否決那些涉及自己、會直接傷害自己利益的東西,然而他們是國家的一員,是最多數,君主和貴族的每一個決策都對他們影響深遠。他們有權參與決策,更有權左右決策。

在雅典政治中,貴族與平民之間的矛盾是所有政治矛盾中永恆不變的主題,亞里斯多德四世隨口就能說出十幾種挑起平民叛亂的方法,整個古希臘政治史就是一部貴族平民鬥爭史。

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趙政才明白蠻夷大人要做什麼。用華夏政治視角,這就是國人暴動,西周時周厲王的故事。楚國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那就是楚人從不願提起的‘莊蹻暴郢’。

“奇計也!”一想到莊蹻暴郢,趙政的腦子就轟響、渾身振奮。鄢郢之戰白起能勝得那麼利落,深層次的原因就是莊蹻暴郢後,楚國上下離心,政治混亂。所謂‘(楚)兵殆予垂沙,唐蔑死,莊踽起,楚分為三四。’白起打的只是個分裂成三、四塊的楚國,焉能不勝?

“大王甚不可!”凡是蠻夷支援的,李斯就要反對。亞里斯多德四世剛剛說完,李斯就開口說不可。

“為何不可?”趙政語氣裡全是責怪。

“以其所說,鼓動荊人暴郢,然我大秦若何?”李斯反對確實有理由。階級鬥爭乃洪水猛獸,一旦引入,勢必會造成連鎖反應,摧毀儒家渾然一體的家國體系。“今日荊人暴郢大王大悅,他日黔首暴咸陽,大王悅乎?”

“一個太監怎麼能做男人才能做的事?”聽完毋忌的翻譯,亞里斯多德四世笑起。“在秦尼,君主可以撒謊,沒有人敢指責;但在楚尼,君主不敢撒謊,一旦撒謊,所有人都會指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奪愛,總裁壞到剛剛好

妖千千

寂寞吸血姬

南方網

女beta的星際悠閒生活

哈密瓜的夏天

王者歸都

趙成風夏冰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