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關稅,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爭僅僅過去數月,齊都臨淄似乎已恢復往昔的繁榮。城門、大市依舊是車彀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城內樂聲不斷,吹竽鼓瑟、彈琴擊築和戰前沒有不同,但鬥雞走狗,六博蹋鞠的人卻大為減少。

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王廷、朝廷已然分立,全國各邑的金錢粟米不再像以前那樣無限制的運入臨淄。而臨淄是齊王田建的私邑,關市稅、口賦、戶賦都歸王廷少府所有,可惜這些錢已經養不起原來那些大臣和伶人。很多大臣從此除了俸祿再無私賞,因為無權,賄賂幾乎全部消失;伶人更慘,這些人拿著一筆不多的遣散費就再也不是王宮的宮人了。

對於已撤至臨淄城外的楚軍,很多人怨恨,也有很多人感激。只是怨恨也好、感激也好,變法後的齊國再也不是以前的齊國。緇水長流,夏日的清晨王宮皋門外玄端顫動,百餘位大半來自全國各邑的朝臣在等待上朝,隨著閽者開啟皋門,群臣魚貫而入,進入正朝按班站立。

很快一身皮弁服的田建就出來視朝。此時的視朝完全是象徵性的,齊相田假向他彙報諸事後,田建便起身退朝,返回路門正寢,接下里的時間就是這些朝臣的爭論時間。

爭論的問題包羅永珍,從葛麻針線到兵甲糧秣,從合縱攻秦到海外貿易,齊人善辯論,很多時候辯論不是為了輸贏而是為了展示口才。威望不夠的齊相田假只能由著他們,讓他們高談闊論。但只要所議的事情沒有個結果,那就誰也不許離開正朝。餓著就餓著,不得休息就不得休息,反正要有個結果,哪怕是不好的結果。靠著這一招,齊國的變法最終完成。

沒有外朝,只有正朝;沒有庶民,只有貴人。網

這樣的結果雖非熊荊所期望,但畢竟是齊人自己的變法。按照約定,變法後楚軍撤出臨淄,齊楚之間再訂盟約。這個盟約不可能是熊荊一人而決,包括他所設計的四國經濟體系,都要得到郢都正朝的支援。郢都正朝同意了,派遣諸多使者來到齊國相商,盟約和整個體系才能逐步逐步的完成和構建。

楚齊盟約一如既往,比以前增加的是軍事同盟內容。即:如果第三國主動進攻楚國,齊國將對楚國提供軍事援助,包括出兵相助;反之亦然,如果第三國主動進攻齊國,楚國亦將對齊國提供軍事援助,包括出兵。

基於此,雖不能在政治上改變齊卒的境況,但在軍事技術上,以項燕為首的大司馬府和以魯陽君為首的郢都軍校一個多月前已經抵達臨淄,類似楚國大司馬府的齊國大司馬府開始組建,類似郢都軍校的臨淄軍校也在籌備。樂觀的估計是今年秋天第一批學生即可入學,而齊國大司馬府已經開始初步運作。

齊人雖然驕傲,但戰場上真刀實槍的較量勝負最容易分辨,軍事上全面學楚國並沒有什麼阻力。只是在構築四國經濟體系上,齊人的驕傲和不甘常常成為阻礙。

四國經濟體系能夠支撐長期殘酷的戰爭,靠的是海外貿易所得金銀、貨物的持續輸入。沒有這種輸入,這套體系立刻完蛋,大家將重新玩回原來由官吏支撐的國家體系。而海外金銀和貨物的輸入,有很大一部分要靠齊國生產的絲綢。

楚國官吏介紹整套體系時,雖然沒有誇大海外貿易的利潤,可絲綢三、四十倍的利潤仍讓許多齊人頻頻乍舌。一些人忽然感覺自己吃了虧——雖然是經濟體系,雖然趙魏兩國不能干預經濟,但齊楚兩國共同組建的金行卻擁有四國的鑄幣權,以及經濟干預權。初步的規劃中,將來的貿易絲綢主要由齊國負責生產。

絲綢多數產在齊國,被楚國海舟賣到中洲之西,可得三、四十倍甚至更高的利潤,這些利潤全歸楚國所有,齊國除了生產利潤什麼也得不到。

從同盟關係上來說,這似乎有些不公平。同盟類似合夥,既然是合夥,分配就不能如此不均。可從法理上來說,楚國買進齊國絲綢,齊人已經賺了一次錢,而貿易的風險、貿易的海舟、貿易的水手全由楚人承擔,貿易的利潤自然全由楚人所得。

雙方各有各的理由,好在率人赴齊的是脾氣不那麼壞的昭黍,加上屈光從中斡旋,雙方才徹底沒有談崩。可幾次下來,這件事依然沒談妥,變成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

“大王,絲錦之事齊人揚言要收十倍之關稅。”在齊王田建的盛情邀請下,熊荊仍住在臨淄王宮。不過為了避嫌,他住在王宮苑囿,與後宮隔著很遠的距離。

“這幫齊人!”明堂內正在商議另一件事情,昭黍橫岔了進來。

“大王,臣以為關稅乃齊國國政,若非要齊國產出絲錦,齊人收十倍關稅我亦無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