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體系,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邯鄲、列人、廣平、鉅鹿、沙丘、昌城、下博、武強這一段黃河支流防線。但要支撐針對井陘的呼沱水防線北面、以及宜安南面的泜水防線,那要再加上一千萬石不可。並且,這只是對軍隊供應,庶民不再其內。

饕餮號今年下水十二艘,明年下水二十五艘,兩年同時增建船塢、裝置、培訓工人,第三年下水三十艘即可滿足一千萬石的運糧此包括齊楚舟楫的三百萬石運量,第四年下水舟數如果達到五十艘,第六年即可運輸兩千萬石。

以大司馬府的估計,秦軍三年一伐,中間休整兩年。秦軍第二伐開始時,即第五年,趙國輸入粟已超過一千萬石,第六年達到兩千萬石,第八年三千萬石。如果不輸粟而輸運去殼的米,第七年就達到楚齊魏每年餘糧的極限:四千萬石。要想再增加,只能從印度運稻米。

葛得第一次謁見後又連續數次謁見,後面幾次謁見時,齊相田假、從郢都趕來的項燕、作戰司的酈且、知彼司的勿畀我、輸運司鄂焯全都在場。項燕的結論是造舟不及,要想救趙只能出兵。但不管是造舟還是出兵,趙國都要在今年挺住。

在此之外,以糧秣、造船為鑑,楚齊兩國除了要在情報、軍事上形成統一的指揮機制,經濟、物資、人力、軍工生產上也要形成統一的調配機制。比如粟米,楚國少種桑麻多種粟,齊國在滿足楚魏兩國的衣履外也要儘可能的多種粟,如此增加三國的餘糧。並且齊國的衣履只能售賣楚趙魏三國,三國之外,需以貨易貨,不再接受金與錢。

鑑於此,熊荊還認為楚齊趙魏四國必須在金融上形成一個機制。即楚國蟻鼻錢和齊國刀幣實行固定兌換率,固定兌率當然不可能法定,除非做到秦國那樣對全國生產經營的控制。切實的做法是齊楚成立一家專門負責兌換貨幣的錢行,以兩國國庫金銀注入該行,穩定蟻鼻錢、齊刀對金銀的兌價即穩定了蟻鼻錢與齊刀的匯率。

而魏國,如果朝決不伐魏的話,魏國銅幣必須重新估價,以確定新的、合適的金銀兌價魏國失地最多,有大把的魏國刀幣在秦人手中。另一個非常關鍵的是魏國的鑄幣權必須暫時交出,由兌換錢行控制鑄幣。

趙國的處理也類似,趙國也有不少刀幣在秦國手裡。趙國刀幣也必須重新估價,確定新的金銀兌價同時趙國的鑄幣權也要暫時交給兌換錢行控制。

戰爭狀態下,幣值的穩定極為重要。如果幣值不穩,商家囤積惜售,物價一日飛漲,今天能買一頭牛,明天只能買一隻兔,後天錢幣只能融了當粗銅賣。這樣的經濟環境根本沒辦法進行一場長期戰爭。穩定的幣值方能使經濟良好運轉,經濟良好運轉,只要交通沒有阻塞,每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納入經濟體系,形成極其強大的力量。

這是有別於秦國的另一套方法。秦國國家力量的集中依賴全國百萬官吏,細細密密、面面俱到的秦法則是這些官吏執行的規則,或者說軟體。

楚國既然不能在短時間內人畜無害的吞併齊國、魏國、趙國,可只要四國能形成統一的經濟體系,並非不能與秦國百萬官吏堆砌而成的國家體系抗衡。

然而要做到這一點,各國錢幣匯率穩定只是其中之一,金融之外各國與生產、貿易有關的律法,甚至與財產有關的律法都要在一定程度上達成統一。最後最重要、卻已經被解決的就是:這需要無數的金銀或者貨物投入。

這也是經濟體系的缺點,經濟體系超負荷到一定程度就會崩潰。戰爭的本質就是燒錢,燒到一定程度貨幣通膨,經濟體系開始陷入低效乃至徹底失效。官吏國家體系不同,只要不顧庶民死活,整個體系可以一直髮揮效用,直到爆發起義。

楚國已經開通了前往中亞、西亞的海上商路,絲綢之外的諸多商品也能獲得極高的利潤。大規模金銀的流入可以給經濟體系降溫,把通膨壓在合理的限度之內。等於說,四國經濟體系的承受力並不遜於秦國由官吏組成的國家體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