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魚種,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轉過朱方港東面的岬角後,少司命號豁然出現在碼頭人群的視線中。這艘三年前去往東洲的海舟舟身微微向左側傾斜,吃水線附近的包銅像被無數蟲子啃食過,顯得很不整齊。在六月柔和的東南風下,鼓脹的風帆正把它吹向出發的母港。
‘當——、當——、當——’朱方城內的銅鐘正在敲響,幾乎全城的人都在碼頭迎接這艘直到今天才遲遲返航的遠洋海舟。熊荊被群臣簇擁著,見少司命號馬上就要入港,群臣一個接一個揖道:“臣恭候大王得東洲之谷。”
少司命號返航的訊息透過飛訊先一步傳到郢都,當日郢都震動。第二日熊荊便出郢都,親自到朱方迎接少司命號返航。少司命號上,裝有東洲之谷。
“回來便好。”熊荊的激動難抑壓抑。提前一千多年將紅薯、土豆引入東亞,這自然值得銘記慶祝。為此,天下最好的畫匠以及塞琉古應邀來到楚國的雕塑匠人正在一旁作畫、塑像,熊荊命令他們必須清楚的記錄這偉大的一刻。
“落錨——”為了迎接少司命號,半個朱方碼頭都清空了。海舟毫不費力的入港,收帆落錨。
“拋纜——”艦長紅牟沉穩的聲音,紅牼就站在他身邊不言。
“拋纜!”粗大的纜繩被水手拋下了海舟,被緊緊的繫牢。這時眾人才看到,隨著少司命入港時的轉彎,它右側後方的包銅片全部不見。
“臣……”紅牟此時有些凝噎,在父親的陪同下,他對著熊荊鄭重的揖禮,然後奉上一斗洗得鮮紅的紅薯,道:“臣遠赴東洲不辱使命,覓得東洲之谷,獻於大王。”
“臣遠赴東洲不辱使命,覓得東洲之谷,獻於大王。”也許是職業的關係,巫覡橫生死見得多了,他語態平靜,將一斗已經長出嫩芽的土豆奉上。
熊荊身側的長姜與昭黍雙手接過他們手上的東洲之谷,轉奉於熊荊案前,群臣的目光也隨著東洲之谷轉移。他們曾被粟特人用石榴哄騙過,要不是大王很早就說過東洲有三谷,這一次他們也不太相信。
紅薯還是兩千年後的紅薯,紅皮黃心;土豆非常瘦小,洗的很乾淨,然而略顯粗糙的表皮、坑窪處仍顯泥色。群臣本以為大王會品嚐東洲之谷,可熊荊心裡卻知道它們的代價。
“紅卿,”熊荊喊了一聲,紅牼兩父子一起看了過來。“少司命號、朱雀號還有幾人?”
“臣死罪。少司命號、朱雀號去時五十九人,而今只九人得返。”紅牟伏拜頓首,淚流滿臉。
與去往紅洋的海舟不同,考慮到長達半年的航程,前往東洲的舟員越少越好。越少,給養才能裝得越多、維持的越久,但這也給遭受風浪後修復帆船帶來了隱患。按紅牟的敘述,艦隊將要抵達東洲時突然遭遇了冷鋒。太平洋東岸冬天的冷鋒極為暴虐,如同因為粗製濫造而沉沒的後世著名寶船阿託卡夫人號一樣,朱雀號也在風暴中斷裂,而後迅速沉沒。
海水冰冷,落水的舟員很快就被凍死。更為結實的少司命號則被颶風捲向了礁石,撞擊後右側大面積塌陷破裂,海上成噸成噸的湧入,好在礁石周圍海水較淺,整艘海舟得以擱淺不沉。但是厄運並沒有就此結束,第二天修船時,正在水中修補的木匠連同數名水手遭到鯊魚的攻擊,總共十八人的少司命號上最後只剩下完好無損的十人。
沒了木匠就沒辦法修船,即便勉強釘上破口也不能保證遠航,更致命的是糧秣被海水浸毀,罐頭也在風暴中散落不少。當紅牟等人準備登岸狩獵時,太平洋東岸無數洄游回內陸河產卵的大馬哈魚將他們帶到了內陸,也遇見了住在河邊,以大馬哈魚為食的杜華遜人……
紅牟落淚,另外八人這時也泣不成聲。如果不是楚國派出了第二支艦隊,他們估計要數年才能徹底修好少司命號,同時誆帶著印第安人水手返航。
撫慰完紅牟等數人,莠尹孫餘將紅薯分與群臣。群臣要等熊荊先吃,熊荊開始嚼的時候,他們小心的咬下了一塊紅薯。
“似梨又非梨。”淖狡大嘴巴一張,一根紅薯就吞沒了。紅薯確實多汁,卻不知他怎麼吃出了梨的味道。
“似芋……,非也非也。”昭黍也分得一根,他本以為味道應該像野芋,入口後又不像。
“乃類藕。”駱開常吃蓮藕,他覺得紅薯與藕類。
“敢問大王,此為何物?”每人一根紅薯,很快就吃完了。這種東西第一次吃口感確實不錯,最重要的是多汁而香甜,吃了一根還想吃第二根。
“此物色紅,當紅薯也。”左史細心,東洲三谷為紅薯、土豆、玉米。現在吃得紅色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