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大人,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章臺宮是秦國正朝,也是趙政每日視朝之地。與昨日不同,今日趙政看上去神采奕奕,臉上雖極力收斂,嘴角卻難掩笑容。大廷上的群臣看的疑惑不解,荊王擄羋良人而去、李牧又卻秦軍、咸陽侯諜無數……,沒有一件事情能讓人高興,今日大王怎麼會如此大悅?

“昨夜國尉稟告:壯士荊軻,潛入趙營一年有餘,前日刺殺李牧。”群臣疑惑間,趙政微笑著開口。“其持李牧首級已入秦境,正趕赴咸陽……”

荊軻是誰?有些大臣知道,有些大臣不知道,可這都不影響他們的判斷。右丞相熊啟趕忙出列,高呼道:“天降壯士,剪除李牧。李牧已去,趙國必亡。臣等恭賀大王!”

熊啟是諸臣之首,他高呼後整個大廷的朝臣都跟著高呼起來:“天降壯士,剪除李牧。李牧已去,趙國必亡。臣等恭賀大王!天降壯士,剪除李牧。李牧已去,趙國必亡。臣等恭賀大王……”

響亮的呼聲響徹整個章臺,王宮內外的僕臣、甲士、寺人、宮女聞言先是大驚,而後聽請是群臣在恭候大王,一時人人振奮。章臺宮內的歡呼持續片刻,之後才漸漸平息。

“李牧已死,趙國必亡。”趙政看向坐下群臣,開始說第二件事。“故而寡人明日便西去狄道,以迎大人,丞相、內史、國尉各司其職,以處國中、府中、軍中之事……”

先秦時的大人不是指聖人,便是說身居高位之人。為了保密,自始至終趙政都沒有說狄道有大夏國使臣,只說狄道出現大人,所以要前去親迎。大人的稱謂要比使臣更加準確,亞里斯多德四世並沒有獲得新國王攸提德謨斯的派遣,作為巴克特里亞王國使臣出使秦尼,他只是以已知世界最淵博、最睿智學者的身份拜訪秦尼。

已知世界最淵博、最睿智的學者,意譯過來就是華夏世界的大人或者聖人,而非史書上記載的‘長五丈、足履六尺’的巨人。

“敬告大王,狄道之大人,非我夏人,乃夷狄也。”李斯出列揖道。“天降夷狄之大人於狄道,乃天戒大秦之兆,大王萬不可親迎,當使人請去之。”

“咳咳……”李斯的進言讓趙政有些不悅,他說完一個更重量級的人物也站了出來,這是他的老師荀況。“敢問大王,至狄道親迎夷狄大人,欲於秦國行夷狄之道乎?”

“寡人心中並無夷夏之別,凡能強秦之計,皆可行之。”荀況入秦,拜為上卿,學識、名望,秦國無人望其項背,只是他推行的那套不可速速強秦,趙政對他只有尊敬,早無倚重。

“大王豈能以夷亂夏?!”荀況激動道:“若行夷狄之道,天將降大禍於秦也。”

“寡人心意已決。”亞里斯多德四世一如當年抵達郢都時那樣傲氣,他要求秦尼王在國境上親迎自己入秦國,不然就折返巴克特里亞。趙政不但要親迎,還要尊之聽之。

趙政這樣的態度自然讓荀況大為失望。大王至狄道親迎夷狄之大人,日後又怎麼會再施行自己的學說?他離楚而入秦,正是希望秦國一統天下後,用自己的學說治理天下,沒想到忽然冒出個夷狄之大人。

“退朝。”趙政說完自己心意已決便宣佈退朝,出幃門而入路門。剛才不敢說話的群臣這時候才竊竊私語,李斯走到荀況身前揖道:“老師勿憂,夷狄茹毛飲血,豈有大人?”

“老師。”已成秦臣的韓非也對荀況一揖,他沒說話。

“你怎知蠻夷就茹毛飲血?又怎知蠻夷無有大人?”李斯雖已是廷尉,荀況仍將他看成是自己的學生。“大王迎夷狄大人入秦,必行夷狄之道也。”

“學生以為夷狄之道雖入秦,亦未必行之。”韓非勸道。“荊王自稱蠻夷,然西方之國使臣數入荊國,荊國未行夷狄之道也。”

“荊國是荊國,秦國是秦國,豈能相提並論?”活了大半輩子的荀況對楚國、對秦國看得很明白。“大王不聽我言,他日必受其禍。咳咳…咳咳……”

楚國行孔子禮本之儒,荀況失望而去。秦國本以為可推行自己的君本之儒,沒想到秦王竟要去親迎夷狄大人。徹底失望的荀況一邊咳嗽一邊看向李斯。他看著李斯,李斯也看著他,李斯道:“老師寒疾未痊,還需靜養。”

荀況看向李斯的本意是希望李斯能親入曲臺正寢,再度諫言,沒想到李斯竟假裝不覺,只關切自己的寒疾。他希冀的目光終變得黯淡,看來這輩子的期望要徹底落空了。

古稀之年的荀況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結局,束髮之齡的熊荊卻沉浸在美好的憧憬中。

父王薨後,他從未如此高興過。從那時開始,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