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四章 弒君,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令兵對著眾人嘶喊“天佑大趙,秦軍退矣!”南城門的車輛行人,包括城門司馬、士卒最開始全是迷茫,他們聽見了這八個字,但卻沒有立即產生反應,只到一個大夫打扮的人衝出馬車,跪地大喊‘天佑大趙’,然後鄭重對蒼天大拜,所有人才反應過來。
“啊——!”激動讓他們連萬歲都喊不出口,不論男女都發出一陣出自肺腑的呼喊,這是本能的吶喊。多數人一邊大喊一遍流淚,一些人互相抱在了一起,一些人則把身邊的一切東西拋灑。城門外的瘋狂很快感染了城門之內,緊接著是整個邯鄲大城,最後連王城中的太后靈袂和趙王趙遷都聽到這種呼喊。趙遷是奇怪,奇怪大城為何呼喊;靈袂則是恐懼,她有些慌亂的起身,深懼這是秦軍攻破了長城,越過滏水,打到邯鄲來了。
“臣請見太后、大王。”正寢外是相邦春平侯趙梁的聲音,聽到這個聲音趙遷臉色就變得有些不悅,靈袂則像抓住了一根稻草,她急道:“召。問問相邦大臣為何……”
“稟太后、大王,大城士民之呼,乃因秦軍退兵矣!”趙梁人未至聲先至,等他進來的時候,整個人都洋溢著喜悅,容光煥發。
“啊。”靈袂有些站不住了,反倒是不悅的趙遷臉上又驚又喜,“世父之言確否?”
“稟大王,確矣。秦軍已退。”趙遷已經很久沒喊自己‘世父’了,趙梁聞言先是詫異,然後道:“楚齊魏三國屯兵於大梁,齊國大司馬田宗執意要先告秦王,使其退兵,秦國果退兵也。秦軍一退,已拔城邑皆歸我有……”
說起那些被秦軍攻佔的城邑,趙梁不免有些哀傷。那些城邑不分男女,絕大多數趙人都已經死了。想到這裡趙梁只道:“三年鏖戰,我趙人多死,臣請大王前去一祭,”
趙梁可憐那些被秦軍斬首的趙人,可惜這個時代的戰死者皆被視為不降,連祖墳都不能入。他的建議一出口靈袂就色變,她帶著求饒的語氣道:“大王年幼,天又大寒,若是出城……”
“大王乃趙國之君,臣民多死,理當恤撫。”趙梁看了看了靈袂,又看了看趙遷,對靈袂的話不置可否。秦軍雖退,但趙國軍民死傷無數,沒有十年無法恢復元氣。
“大王乃一國之尊,豈能輕出王城?”寢外傳來郭開的聲音。“前歲相邦護大王東去齊國會盟,卻突遇秦軍,大王因為驚懼,駭疾至今未愈。”
聽到秦軍退兵的訊息,郭開也急忙過來正寢相告。他是太傅,無需稟報便可入寢,聽聞趙梁又要大王離開邯鄲,他立即表示反對。“若是秦人未盡退,若何?”
“三國欲攻伐白陘外的共邑,秦軍焉能不退?”趙梁頓時失笑。
太行山八陘,滏口陘就在邯鄲正西,滏口陘往北是井陘,往南是白陘。僅靠河內郡、東郡是沒有辦法支撐南路秦軍作戰的,必須依靠太行山以西的上黨郡、河東郡以及關中才能支撐數十萬大軍經年累月的消耗。共邑正是太行山以西連線太行山以東的要邑,控制住這裡,李信麾下的秦軍就會是一直孤軍,陷入四國大軍的前後包圍。
“太傅若不解兵事,切莫妄言。”笑過之後趙梁又奉勸道。
“相邦所言有理,然大王年幼,上次駭疾未愈,確不可貿然出城以祭。”郭開在側,靈袂話語裡的告求之意不再那麼的明顯。“若嫠婦(li,寡)能往之,當由嫠婦前往。”
“太后不氏趙,不能前往。”自從那一次狠狠的‘教訓’之後,靈袂變得更加乖巧,很多事情不敢忤逆趙梁的意思。趙梁見靈袂不答應,不由傲然道:“太后既不知此理,明日梁當親至小寢以告之。臣請告退。”
除了趙遷,在場的包括寺人宮女都是成年人。趙梁親至小寢的意思大家心知肚明。靈袂臉頰瞬間羞紅,不得不用袖子遮住臉。郭開和寺人宮女一樣,好像沒有聽見此句。唯有趙遷有些疑惑,他見母后舉起袖子擋住了臉,便從袖子地下去看,可什麼也沒看到。
“你可知世父之言何意?”所有人包括靈袂退走後,趙遷問向自己的正僕原。
再過一年趙遷就是十一歲,即便十歲也未必知道男女之事。可大王忽然發問,原又不敢欺瞞,想到後果的原嚇得跪倒在地說不出話。
“說!”趙遷看著他大喝。未解男女之事的他根本不懂去年那次宴會他看到了什麼。不過本能的,他越來越不喜歡世父。
“臣不知也。”原欲言又止,雖然在宮外太后與相邦苟且人盡皆知,但他還是不敢告訴趙遷。
“你不知?”趙遷看著他,看了一會目光很自然的轉到了其他寺人身上,他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