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有詐,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僅僅戰死,十年間秦軍就減員四十多萬,加上病死和庾死,數量更多。李信若是有失去,剩下的精卒,也就只有蒙恬的二十萬人、王翦的二十萬人了。
“臣知軍中糧秣不濟也,荊人若擊大將軍,當在方城之內。”蒙恬判斷道。“南陽與魏國交於葉。大將軍入方城,荊魏之軍必拔葉城,以斷大將軍糧道、歸路……”
蒙恬跟隨父親自小就在軍中。殲滅戰怎麼打,他非常清楚。秦軍四十萬大軍因為要攻城,輜重甚多,尤其是繳獲趙人的破城之器甚是沉重,他們只能走方城東北角的葉城而不能走方城北面正中的魯關。而李信要收復南陽、南郡,自要要先攻拔宛城。
蒙恬越是說,趙政就越是皺眉。百年前各國軍隊的戰力相差無幾,勝利的希望不在戰場,而是廟堂、尤其是別國的廟堂。再強的國家,只要數國群起而攻之,結果不是亡國就是國力大傷,魏國、楚國、齊國都是如此。一旦這些強國衰弱下去,秦國就一打一個準了,難題不再是怎麼打贏,而是該打哪國。
十年來楚國復強,戰爭似乎回到了合縱連橫以前那種鬥智鬥勇的時代。秦軍順風戰打的多,一直沒有適應這種‘舊’式打法。如今說破也沒什麼,楚國不過是長平之戰前的趙國而已,只要一次長平之敗,楚國就將一蹶不振。
當然,在給楚國一次長平之敗以前,秦軍不能遭受長平之敗。想到這裡趙政道:“南陽救與不救,若救之,當如何救,眾卿言之。”
*
太陽偏西的時候,山林裡知了叫得更加歡暢。半睡半醒的過了兩個多時辰,熊荊被長姜叫醒。待穿好甲冑出內帳,幕府中諸將全已經到齊,他們見熊荊來,以一種振奮昂揚的語氣齊揖道:“臣等見過大王!”
“免禮!”從左至右,熊荊將幕府內的每一名將率都打量了一遍。為了讓大王看到自己,西陽之將曾珏居然出列以迎。一如八年前在清水,這種檢閱讓他熱血沸騰。
“北面二十里便是秦軍,北面百多里則是咸陽。”熊荊深吸口氣,覺得自己要說點什麼。“奈何絕秦歡也!曾幾何時,那是我楚人食不甘味之所在,是我楚人仰人鼻息之所在,更是先君懷王囚禁薨落之所在。
今日,我軍來此,不為其他,只為復仇!為先君懷王復仇!為鄢郢數十萬死者復仇!為楚地兩百餘萬新黔首復仇!!
唯有如此之復仇,才能讓秦國賤民知曉:楚人與彼等絕非同類,我楚人不可輕辱。唯有如此之復仇,才能讓趙政、讓秦國的貴人官吏知曉:我楚人……仇必復,恨必血!
你等務要盡告全軍:今日,乃為楚人血恨復仇之日!”
憤怒和激動交錯在熊荊胸間,他手揮舞著,整個人也在揮舞。以前的戰爭都發生在故楚之地,唯有今日這一仗才是真正戰於秦地。
復仇,唯有盡敗秦軍、渭水赤紅,日後他才能平靜的看待秦人。他如此,眼前的各師將率對秦人的仇恨並不比他少。怒髮衝冠的諸將,幕府裡每一個字似乎都記得清楚,一出幕府疾行回自己的師旅,腦子裡真正記住的只有六個字:仇必復,恨必血!
“仇必復,恨必血!”越是簡短的文字,越是能將人點燃。這句話被將率帶出幕府後,兩個時辰之內便傳遍全軍。酷熱、崎嶇、振奮、不安……,這些東西在一瞬間全部消失,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仇恨。
“稟將軍,時至也!”甲四橫澗,視日見沙漏將空,速向領軍的師長牢乘稟告。
牢乘眼睛只有裡一片死寂,他面無表情的道:“行!”
“行——!”沒有鼓聲,只有軍吏傳達的命令。列隊以待計程車卒聽聞命令齊齊邁出了腳步。
“稟大王,時至也!”熊荊所在的甲三橫澗,莊無地聲音並不響亮。
“行!”熊荊低喝。軍容暨暨,他騎在龍馬上,身後計程車卒都仰視著他。
“稟將軍,時已至。”前方兩道橫澗是分別是成通和鬥於雉,甲一橫澗的成通早就急不可耐,從甲四的郢都第二師出發開始算,他足足等了一個半時辰。
時入下春,再有一個半時辰就要天黑,這時從身後三條橫澗出發計程車卒正漫山遍野的快步而來。成通手一揮,士卒迅速跟著他疾跑。白鹿塬,就在十二里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