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定策,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莊無地回報的時候,輞川十幾里長的山澗裡全是燎火。輞川是個‘S’型窄口、大長寬腹的山澗,好似一個細嘴瓶。楚軍出擊的甲一橫澗再往北一里,便是瓶口的下端,寬約五百米的山澗在這裡收緊至五十米。
五十米也不窄,問題是山澗中山石嶙峋、草木橫生,尤以三個彎道為最。而三個彎道又以最外側那道彎最是狹窄。那好似一扇山門,寬不盈尺,極為險要。人要過去必須抓著山藤貼著岩石手腳並用,鬥折之處甚至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頭頂崖石奇危,腳下激流轟鳴。即便到了唐代,王維在此設輞川別業的時候,山道已被人鑿開可以通行,這裡也仍人叫這段山路叫‘三里碥’。秦軍忽視輞川是有原因的,這確實不是一條翻越秦嶺的捷徑,率領秦軍精卒的趙成不是在守輞川,而是在守白鹿塬。
鑿巖,炸開山路,然而清理平整道路,這是楚軍工兵的任務。十五斤炮操典上建議三米以上的道路,這到沒什麼,關鍵是轉彎半徑,這是除了橋樑載重之外最制約火炮機動的另一個因素。直路,開一條三米寬的道路就可以了,轉彎的地方因為要有一定的轉彎半徑,所以要將轉彎半徑扇面內的地面大部分平整,轉彎處山石最多,這大大增加了工程量。
慶幸的是挽拽火炮有不少龍馬。龍馬挽拽,八匹馬變成六匹,六匹馬變成四匹,轉彎半徑立減三、四米。即便最重三十二斤炮,只要道路許可,六匹龍馬也能挽拽。
燎火下的輞川,下午楚軍出擊前臨時集結的十里長澗,擠滿了炮兵的炮車和輜重馬車。對於炮兵和後勤輜重人員來說,前方戰事如何根本不知,不過眾人都相信楚軍必勝。這種信任使得這些車輛根本沒有預留轉彎的空間。
好在戰況和大家相信的一樣,陸續出擊的楚軍擊潰了山澗外的秦人。訊息傳到山澗時,興奮的歡呼長達十數里、幾十裡。趁著天黑前最後的光明,勝利訊息又一直傳到後方、傳向郢都。秦軍已敗,白日裡的凝重逐漸化為笑語,連鑿巖敲擊鐵釺的聲音都快上了幾分,力夫們高興的喊起了號子,唱起了楚歌。
力卒們歡快,負責開道的公輸忌滿臉的凝重。如果有選擇的話,他寧願收回自己之前說過的話。這裡的山岩比他想象的結實,軍中幾十名石匠數百名力卒,從大遷時分開始鑿巖,鑿了三個多時辰才鑿完二十六個尺餘寬、丈餘深的炸洞。
山岩不是夯土,即便是夯土,這麼淺的炸洞也沒辦法炸垮城牆。如果僅僅是丈餘深的岩石被炸開,那意味著還要再鑿炸洞。鑿洞的時間、等待水泥凝固的時間,這些時間過去,點火要在天亮了。如果延遲到天亮才開通道路,公輸忌實在想象不到會造成什麼惡果。
“敢問將軍,可炸否?”不聞鑿巖的鐵釺擊打聲已有一個多時辰,等不及的炮兵之校巫空擠入前方的窄道,找到正在和封人糾商議的公輸忌。炮兵已獨立出荊弩、投石機部隊,公輸忌曾是巫空的上官,巫空還是持下官禮節相見。
“尚不可。”公輸忌沒有答話,封人糾便搶答。“水泥最少要三個時辰才可凝固,即便是三個時辰,也是不足,故而最少還需兩個時辰。”
“兩個時辰?”巫空吃了一驚,現在已經是黃昏,夜食、定昏、夜半,最少還要等兩個時辰那豈不是要到夜半才能出去。
“然也。”封人糾說話時,公輸忌看著他也無可奈何。
“封人所言極是。”公輸忌道。“水泥未凝,火藥之力破洞而出,無用也。水泥若凝,火藥之力皆向山岩,岩石迸裂,山路乃開。這兩個多時辰,你不如安寢。”
“安寢?”巫空連連搖頭。初戰告捷,包括圉童、役夫都一臉興奮,安寢?這時候誰睡得著。“今夜無人能安寢。”
巫空之言讓公輸忌、封人糾一笑。確實,這個夜晚誰也無法安寢。
*
“荊人擊我,不見輜重,亦不見巫器,此必是攀山而來也。我軍若不與之戰,退守灞橋而待其糧盡,擊其墮歸,可大勝也。”灞水東岸的秦軍幕府,安頓下來的趙政、將率們開始議戰。居中而坐的趙政一言不發,靜聽諸將所言。
“非也非也。荊人敗我,出我之不意也。若兩軍堂堂陣戰,我軍四十萬之眾,又何懼荊人?”郡尉趙陽是最不認輸的一個。別人說楚軍甲堅兵利,他卻強調楚軍每次都是以多打少。
“將軍若不懼荊人,要與荊人相決,然若荊人不與我戰而先至灞橋,若之何?”楊端和反問道。
智商如果不是天才,敵我基本上相差無幾。莊無地能想到的策略,衛繚、楊端和、還有年輕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