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定策,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章邯以及國尉府的一干謀士,全都想到了。差別只在於內部的爭鬥或者政治的正確——趙氏宗族許多將率被趙政提拔了上來,之所以要趙政提拔,不是秦國律法阻止趙氏將領掌控兵權,而是趙氏將率與關東六國將率相比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趙政的提拔是一種信任,被趙政提拔的趙氏諸將在趙政面前自然要表現勇武的一面。秦人是被晉人教壞的,論心思之慎密、計策之奇詭、良心之歹毒,秦人一百年也追不上晉人。楊端和這些人,從楚軍橫掃白鹿塬、往北派出偵騎這個舉動,就隱約猜到楚軍下一步的打算。

他們應對的之策第一是派出舟師,阻止楚軍在鏟水上架橋;第二更為重要,那就是派出一支大軍,甚至全軍立即拔營,行往灞橋。全軍駐軍灞橋、背依咸陽,楚軍想怎麼戰就怎麼戰,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可這樣做存在一個問題:十萬楚軍殺入藍田,五十萬秦軍避退四舍,這種事情日後如果傳出去(有飛訊在,肯定會傳出去,最多三日秦軍避退四舍的訊息就會刊登在大楚新聞上,然後傳遍關東),必為天下所嘲笑。大秦乃天下的霸主,豈能畏楚如虎?

現在秦國正在遊說齊國、恐嚇魏國,也在不斷加碼勸降苟延殘喘的趙國。秦軍如果畏敵如虎,那還怎麼遊說?怎麼恐嚇?怎麼勸降?

一些人要渡河與楚軍大戰,寧死不退,一些則認為應該速退至灞橋,避讓四舍。

秦軍乃久戰、善戰之師,戰術、兵甲確實不怎麼樣,但在這個時代,其在整體動員、戰略實施、後勤補給、輜重工程,不說天下不出其右,就是整個古代,也是鳳毛麟角。

戰術上的勝利不過是區域性的勝利而非全域性的勝利,兵甲上的優勢只是個人的優勢而非整體上的優勢,技術的先進只要沒有形成代差,那也主要是成本上的節省而不能真的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畢竟,再優秀的戰術、再精良的兵甲、再先進的技術,在絕對的數量面前也會化為齏粉。

秦軍善戰,國尉府的謀士完全合格,天還沒有黑之前,他們就拿出了數套方案,其中一套就是強渡灞水與楚軍決戰,另外一套則是退至灞橋,背依咸陽以固守。將率現在爭論不休的不是細節問題,而是策略問題。

戰於守、進與退,幾個時辰反反覆覆爭論就是這幾個字。《韓非子》曾說過:‘君無見其所欲,君見其所欲,臣自將雕琢;君無見其意,君見其意,臣將自表異。’(君主不要顯露他的慾望,君主顯露他的慾望,臣下將自我粉飾;君主不要顯露他的意圖,君主顯露他的意圖,臣下將自我偽裝。)

韓非是法家之大成,趙政深信韓非所言。這次決策事關重大,他完全不表露自己的意圖,而是讓臣子去爭論。透過彼處的爭論,他觀察誰有才,誰無能,誰忠心,誰怯戰。

‘寂乎其無位而處,漻乎莫得其所。明君無為於上,君臣竦懼乎下……’

(寂靜啊!君主好像沒有處在君位上;廖廓啊!臣下不知道君主在哪裡。明君在上面無為而治,群臣在下面誠惶誠恐。)

趙政的這種態度完全達到了韓非所說的這種效果。幕府內諸將越爭越烈,趙陽與楊端和兩人眼睛裡已噴出火星,若不是趙政就在身前、若不收秦法嚴禁私鬥,兩人恨不得馬上打一場。

趁著爭議短暫的停歇,衛繚終於揖向了趙政:“敬告大王,時將入定,臣等仍是議而未決,還請大王定奪當行何策。”

“便無萬全必勝之策?”趙政不動聲色。

“稟告大王,臣等智不及也。”衛繚無奈,任何策略都有缺點。

“嗯。”趙政只是嗯了一聲,看向帳內的諸將。在他的注視下,所有人皆俯首。“寡人曾聞,善謀者不勇,善勇者寡謀。荊人出其不意,師入塬上……”

‘轟!轟!轟、轟……轟轟轟……’雷鳴之聲忽然從帳外傳來,幕府內諸將色變,尤以衛繚、趙勇、趙陽等人為甚。天並未下雨,這聲音肯定不是雷聲,而應是荊人的巫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