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請罪,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就要殺入王城,嬪妃們嚇得哭不出聲。李斯、隗狀色懼,兩人急忙向羋蒨大拜頓首:“大秦社稷宗廟,皆在王后之手也!”
當年楚國將亡,太后急送自己入秦國,而今秦國將亡,大臣們又推自己出去向王弟請罪。牽著扶蘇小手跣足走下阼階的羋蒨忽然如此想到。當然,與當初嫁入秦宮相比,她不擔心王弟會加害自己和扶蘇,她真正擔心的是丈夫是否真的如傳言裡說的那樣已經薨落,再就是大秦的社稷,大秦真的要亡國了嗎?
“止——!”最後一名衛卒倒下很久,火炮仍然在怒吼,炮連連長不得不喊止。這一次炮擊持續兩刻鐘之久,以至停止轟擊後,將卒的耳朵還在嗡嗡直響。
被大炮打得稀爛的庫門忽然開啟,燈光猛然一亮,一個寺人出來用楚語連聲喊道:“弊邑王后欲向楚王請罪!弊邑王后欲向楚王請罪!”
“王后?”寺人喊了好幾聲,潘無命才聽明白他在說什麼。
“稟將軍,是蔳公主。大王有命,不得傷及蔳公主和扶蘇長公子。”潘無命身邊的謀士急道。他不是蔡師謀士,而是郢師謀士。熊荊擔心潘無命打的太猛,特別安排了一個謀士站在他身邊提醒他。
“此時請罪……”蔡師已經拿下了皋門,正待勢如破竹殺進路門,這時候蔳公主來請罪。
“潘將軍,大王有命!”謀士再度提醒。
“咸陽降否?”軍司馬蔡步有些洩氣,只能沒好氣的問一聲咸陽降不降。
請罪、投降是一種恥辱,但能戰計程車卒已經死光,為了保全社稷,尤其是為了不絕國祀,先秦的君王都會請罪投降。春秋時期,請罪投降的君王會獲得赦免,一些時候還可以存國;到了戰國,存國是不可能了,因為要盡取其地,只能做到不絕祀。等到秦國一併天下,最後這條底線也被打破,哪怕是對秦國順從的衛國,秦二世時也最終絕祀。
秦國遠沒有到投降的時候,楚軍只是趁秦軍追擊不及,這才拔下了咸陽。羋蒨既然出來請罪,自然會下令咸陽停止反抗,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這是她作為一國之母應該做的事情。再說即便她不下令,楚軍也已經攻入了咸陽,城破後臨時徵召的庶民士卒作鳥獸散,只有燕無佚率領的那些墨者還是拼命死守。
“羋蒨已令秦軍棄兵卸甲,勿再與戰。”庫門內燈光大亮,羋蒨就站在庫門後。她一說話,潘無命怔了一怔,無奈道:“速速稟告大王,蔳公主請罪以降。”
羋蒨出面請罪投降不出熊荊的預料,自然也不出幕府謀士的預料。聽聞進攻王城的蔡師報告蔳公主請降,莊無地搖了搖頭,道:“大王莫忘蔳公主告秦人之廟,已非我楚人。”
楚人排外,外人進諫毫無效果,但如果是熟人、親人進諫,很容易就聽進去。莊無地知道熊荊對公主們極為友善,楚國的一些外交政策,比如復韓,就是被這些公主所左右的。他很怕熊荊一時心軟,答應了羋蒨什麼。
“蔳公主請罪以降,對我有利。”鬥常說起了另一件事:“各地秦軍正疾赴咸陽,我軍在咸陽居留萬萬不可過三日。”
“三日?”熊荊苦笑搖頭。他一直想攻入咸陽,但不是沒有趙政、沒有秦軍主力的咸陽。拔下咸陽就好象蓄力已久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並不能給秦國帶來多大的損失。
不過他也不能肯定,與嚴陣以待的秦軍決戰就能改變這個結果。趙政既然能夠放棄咸陽,自然也能夠拋棄秦軍。以海量的秦軍士卒消耗楚國有限的精銳,怎麼想都是不划算的。然則,這又是庶民式的下賤想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放棄咸陽,轉身不計得失的與秦軍決戰。
而如果拔下咸陽是錯誤的,那攻入關中也是錯誤的;如果攻入關中也是錯誤的,那趁秦國攻打趙國而復郢,應該也是錯誤的,因為整個戰爭計劃都是患得患失、斤斤計較的產物;如果整個戰爭計劃都是錯誤的,那大司馬府的設立也是錯誤的,乃至自己即位後製定的大多數國政,也全是錯誤的……
熊荊正處在思維的混亂期,他喪失了分辨對錯的能力,分不清怎麼做是對的,怎麼做又是錯的。他只能隨波逐流,被局勢和謀士將帥推著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