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抱怨,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殺往往聯絡在一起,既然項羽屠戮了咸陽,為何只是燒秦宮室而不燒咸陽城?王城九分其國,秦宮室只是咸陽城的一部分,大約九分之一,一邊殺一邊燒才是最有效率的,也是最順其自然的。
項羽攻佔咸陽,那是楚國滅國以後。現在楚國仍在,舊郢的仇恨並不能讓楚軍將卒屠城、燒城。鄂樂那個盡屠工匠的提議,也僅僅是刮目相看。諸將一直覺得他畏懼秦人,一個畏懼秦人的人忽然提出這麼毒辣的主意,自然是刮目相看,然後他們更加鄙薄其人。
商議中,諸將完全反對屠殺少府工匠,尤以鬥於雉、成通、潘無命、媯瑕、鬥常等人為甚,他們反對,郢師的養虺、媯景,弋陽的弋醉、弋通也全部反對。前者的理由是無此先例,幾百年征戰,工匠從來就不是屠殺的物件,反而是保護的物件;
而後者的理由則是楚人的又一次自相矛盾——此前熊荊告誡郢師將士,任何時刻都要謹守榮譽,然而屠戮工匠卻是在損毀榮譽,養虺、媯景恥於這種行為。且楚軍並不畏少府工匠幫秦軍打造兵甲、製造強弩,像潘無命,他一直希望楚軍能捨棄火炮,與秦人矛鋒相對,痛痛快快的殺一場,或是榮耀的勝利,或是光榮的戰死。
諸將的反對讓熊荊終於明白,反覆強調‘我到河北省來’卻最終在地堡裡自殺的元首為什麼要組建黨衛軍,也沒明白他為什麼他能那麼輕易的就將國防軍將領玩弄於股掌之間。
他麾下的這些將率和容克貴族軍官一個狗屁德行:為了保持軍隊的純潔性,執掌陸軍的容克貴族在一戰即將到來前拒絕擴軍,理由是貴族軍官不足,而他們不願意看到平民出生的軍官玷汙陸軍的純潔。反倒是資產階級、小布林喬亞子弟扎堆的海軍,一直在造艦、一直在擴軍。戰前他們耀武揚威,當要他們出去戰死的時候卻宣佈起義。
牽著扶蘇的小手,走在前往路門的路上。熊荊想著他迂腐卻又勇敢的將卒,想著後世的德國的下場引以為戒。想問題的時候他走的快,步子小的扶蘇跟不上,要不是他拉著,差點就摔了一跤,他最後把扶蘇一手抱起。
“大王……”跟在身後的長姜從未見過熊荊抱孩子。
“非禮否?”被人抱在懷裡的扶蘇倒是挺舒服,嘴裡嘟啊嘟啊,轉頭看向身後追來的母后。
“非、非也。”長姜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不佞餓了,蒨嬃還不命人設宴?”追上來的羋蒨已擦汗了淚跡,聞聲立即命人殺牢設宴。
設宴之命傳下,王宮中的嬪妃寺人,王宮外的官吏權貴,懸了半夜的心終於落地。楚軍佔領咸陽,做出了他們自認為最嚴厲的報復。可這樣的報復對秦人只是不痛皮癢,只要接下來的幾天不惹怒楚人,大王就率軍回來了,那時候楚軍必走無疑。
“大王,此、此為九鼎……”大火熊熊的咸陽宮正朝,擺放著周人的九鼎。這是從渭南長臺宮搬過來的,渭南沒有城牆,為了不讓楚軍搶走,因此運到了咸陽宮。
先君莊王曾問鼎之輕重,先君靈王也曾問鼎,不過未成。九鼎代表天下,照說要把九鼎運走,熊荊卻覺得九鼎只代表九州,太小。世界不是九洲,只有六洲,楚人以後要鑄六鼎。
“大王,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莊無地道。“我軍必要運走九鼎,運回郢都。”
“其重幾何?”九鼎渾圓,烈火下泛出金黃的銅光。看著九鼎,熊荊問了一個和先君莊王差不多的問題。
“此……”莊無地真不知道九鼎有多重。他只能籠統道:“當在一噸以內。”
“既然不及一噸,那就運吧。”熊荊勉為其難的道,身後的隗狀、李斯聽的一陣搖頭。同為楚人,他們瞭解羋姓貴族的尿性,楚王竟然不把九鼎當神一樣供奉起來,將來得天下必然是大秦。
“敬告大王,遷移九鼎需選吉時,沐浴更衣五日……”李斯急道,“鼎又奇重,輸運不便也。”
“有何不便?”熊荊看向他,還不知道他就是李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