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九章 兩尺3,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百餘步外。
“放箭!”城外放箭,城內也在放箭,全城四分之三弓手早就張弓待發,軍令一下,弓手齊齊射出手中利箭。這也是盲射,因為箭矢要飛過九米多高城牆,只落於城外五十步內。
每一波箭雨落下,城外就會響起秦卒中箭的悶喝哀嚎,他們手中的火彈也砸落在地,瞬間騰起一團火光。若是運氣不好,油脂濺到秦卒身上,奄奄一息的他們將厲聲慘叫起來,或疾奔十幾步倒地,或一躍投入護城池中,被水中的尖刺刺死。
“放——!”投石機列陣,受到陳不可羽檄的公輸忌不得不命令投石機開炮。這次用的全是石彈。這也是盲射,‘咯噔’聲一響,吊杆飛起,一百公斤重的石彈被拋了出去。‘砰隆隆’的砸在城池百步之外,石彈落地聲或能聽見,但落地時砸死了多少敵人卻無從得知。
城北是防守的重點,可城下愛的柴蕃還是被火彈引燃,柴蕃內的縣卒也如西城那般撤入城內,一時間,城下城下全是火光,這些火光都照自己人,敵人根本就看不到、看不清。
“報——!”又是一聲厲喊。來人不待陳不可喝問就道:“秦人推出轉關,欲渡我城池。”
“報——!”這次來的是兩人。“稟司馬,巴軍正架設雲梯,欲蟻附攻城……”
“別管巴人!”與陳卜一樣,陳不可明白巴軍只是助攻,真正的主攻是北面的秦軍。“速調五千人至北城,絕不可使秦人登城。”
陳郢長三十里,一里三百步,即九千步。守城之法,城上五十步四十人,城內二十人支援,全城也就一萬出頭。但莒城就是這樣被齊人攻陷的,城陽一開始也以這個標準駐守城頭,差點就被秦軍衝了上來,陳不可的經驗是城上每步必須配備兩人,保險起見最好是每步三人,秦軍真蟻附而來,也能將他們趕下城頭。
“司馬有令,速調五千人於城北,絕不可使秦人登城。”令兵舉著羽檄,一邊奔向城北一邊高呼。城外的鼓聲、喊聲,城頭渠答燃起的火焰、射入城中的零星火箭……,城內軍民此刻早已驚醒,聽聞令兵高喊‘……秦人登城’,他們心中又驚懼幾分。‘嗵嗵嗵嗵……’,跑動中的五千縣卒好像踏在他們心裡。
“速!速速!!”北城下百步,戎車上的右將軍李信不顧石彈和荊弩,大聲給秦卒鼓勁。
與巴軍不同,秦軍不以造舟為浮橋,而是架設轉關。轉關即摺疊的橋樑,長約兩丈五尺,置於車上。推到護城池邊時,上方那段兩丈五尺橋身一展開,就成了一座長約五丈的橋樑。此橋橫跨護城池,直抵還在燃燒的柴蕃。
攻城之人都是老卒,彼此配合無比默契。轉關一展開,後方的雲梯車就推上了橋。雲梯並非只有梯子,而是一輛車。車上的雲梯也如轉關那樣摺疊,過橋之前雲梯就已展開,過橋時斜伸梯子前端的鐵鉤碰到了城牆,在夯土上摩擦,發出‘嗖嗖嗖嗖’的聲音。
這聲音很細小,但城上縣卒即便沒有親歷過這種聲音,也聽老卒或者軍官說起過,蹲著的他們嚇得大喊起來:“秦軍登城了!秦軍登城了!”
秦軍並未開始登城,按照事前計算好的角度,陳郢四丈八尺高的城牆,雲梯車必須衝到距牆根一丈左右的位置,梯子才能越過城頭,鐵鉤方緊掛在女牆上,但距牆根一丈之地守軍早埋有無數木樁,目的正是使敵軍雲梯車無法靠近。
“秦軍登城了……”蹲著避箭的縣卒再也不能無動於衷,他們把擂石滾木往下急拋,卻只能落在城下秦卒的盾牌上。盾牌之下有秦卒力揮著巨斧,正在斬斷木樁,好使雲梯車推到既定位置。
“射!快射!”城外蹶張弩軍陣,軍率們大聲地命令。登城在即,城頭上的楚軍必須全力壓制。黑暗中一蓬蓬箭雨飛射出去。正拋落擂石滾木的縣卒稍有疏忽露出身體,就會被射成刺蝟。新增援的五千縣卒即便舉著盾牌,也必須低伏著身子前進。
“登!登!登!!”斬斷木樁後,雲梯車終於落位,後方屯長當即命令部下登城。登城的卒子人人舉盾,攀著雲梯一步步往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