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大爐,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哦。網荊王拆了正寢、正朝?!”曲臺宮,得到最新諜報的趙政有些驚訝。之前他曾聽聞楚王為造海舟拆了一些宮殿,沒想到這次拆居然正寢和正朝。
於秦宮而言,正寢就是曲臺宮,正朝就是章臺宮。前者是趙政每日處理公務的地方,後者是每日視朝、謁見外國使節的地方,這兩個地方一拆,可就國之不國了。
“稟大王,確也。”桓齮揖告道,“荊王聞我秦軍再伐之,已無心再戰。荊王拆了正寢、正朝,縣邑也拆了府邸、縣衙。據聞荊人慾南遷至江東之地,故需大建舟楫。”
“大王,若荊王真拆了正寢與正朝,確有南遷之兆。然則,荊人亦有大建舟師之可能,我軍勿要小心提防。”伐楚的各項工作正在展開,這一點讓衛繚很得意。可惜他仍然是個上卿,不能染指國尉掌管的情報系統。
“伐楚之卒八十萬,何懼有之有?”鑣公反駁道。如此龐大的兵力,也就只有長平之戰能與之相提並論。楚國可戰之軍不過二十多萬,伐楚定是摧枯拉朽。
“於楚國,當一伐接一伐,使其不可喘息。”衛繚道。雖然趙政同意伐楚,但在鑣公等人的勸說下還是繼續伐趙,伐趙之後才回兵伐楚。
“於趙國亦是如此。”鑣公毫不客氣的再次反駁。“趙國與荊國一南一北,我軍不可兼顧。臣擔心大王為求兼顧而予以兩國喘息。”
“鑣卿不必再言伐荊伐趙。”臣子們觀點不同趙政並不在意,但朝議確定的事情不容更改,鑣公因而被趙政說的低頭。趙政再問桓齮道:“荊人可有其他舉動?”
“齊人似與荊人允諾,故不再與我連橫。”桓齮再報,這是涉及伐荊的第二件大事。
“為何如此?”趙政臉上一寒,急急追問。“齊王不懼我大秦乎?”
“臣……”齊王膽子確實不大,可惜具體的原因桓齮也不知曉,他只能彙報一些傳聞:“臣聞齊王欲得荊國兵甲,不知此事……”
“荊國兵甲?”趙政看罷桓齮又看向衛繚、鑣公等人,他記得鑣公說過伐楚的後果很可能是荊人將兵甲矛陣之術授予他國,沒想到大軍還沒有開拔這種事情就發生了。
“臣請大王勿要顧及魏韓兩國。五十萬大軍借道於魏國,迅擊荊之郢都。”衛繚急忙進言道。
“繆矣,五十大軍豈能集於一處,一旦荊人切斷糧道而魏人袖手,豈非要全軍盡墨?”趙善不同意衛繚的意見。秦軍能從何處進攻,敵我雙方都很清楚。衛繚說的是鴻溝東側這個方向,從這個方向進攻勢必要橫渡鴻溝,鴻溝上已架設了浮橋,但如果只有秦軍從鴻溝東側這個方向進攻,一旦深入楚境而浮橋被切斷,魏人再袖手旁觀,五十萬大軍就要缺糧而潰。這樣的風險應該極力迴避。
“大王,臣以為集五十萬大於於一處,不可也。”桓齮也出聲反對。
“大王,臣以為伐荊只在冬春二季,夏秋時水滿,伐不利也,故不能速。”鑣公再道。
“夏秋二季水滿之時,亦是荊人伐我之時。”衛繚感覺越來越難與這些老將討論戰事,他不得不再次提醒這幾個月楚軍將主動進攻。
“荊王已拆正寢、正朝,速造舟楫而南遷,豈敢伐我?”鑣公笑道,他隨後揖向趙政,“大王,鐵官司馬昌報大爐已成,擇日便可開爐煉鉅,請大王適時一觀。”
“哦。大爐已成?大善!”趙政大悅道。
鉅鐵之術困擾秦國已經很久,燕國的工匠來了之後,少府終於也開始煉鉅。只是燕國煉鉅之術不如楚國,他們的煉法要三十煉、五十煉、乃至百鍊。即便百鍊的鉅劍也不如楚國寶刀,而且耗費驚人,產出也不足。
銅兵、鉅兵制造毫無相似之處,銅兵鑄成之後需要磨礪,磨礪後銅兵才成型。鉅兵不同,鉅鐵是鍛打成型,而且要燒紅之後鍛打。少府雖然在訓練鍛打工匠,可幾萬人不是一日能學會鍛鉅之術。最終的解決辦法還是來自荊國,也就是轉爐吹煉之術。
“何日是吉日?”趙政的喜悅無可掩飾,那日武場比試之後他居然做了噩夢,夢見一排排荊人身披鉅甲,手持鉅矛衝向自己,自己的皮甲宛如楚紙,一戳即穿。
“稟大王,明日便是吉日。”鑣公道,燕人獻上鉅鐵之術後,大王已令他督造鉅鐵。
“善。寡人明日便至少府。”趙政興奮的拍了一下几案。又道:“伐荊之事,便依國尉所定之策。齊王既不願連橫……”他忽然想到了趙國:“趙國如何?”
“稟大王,趙王已薨,大子趙遷即位,以春平侯為相邦。”桓齮道,“我軍伐趙,趙人已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