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沙羨,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是封君,但如果表現不佳,仍有可能被正朝朝議奪去封邑,改封給譽士。熊荊說完,彭城君臉‘色’煞白,就怕自己被人告到正朝,像隨縣穆氏那樣失去轄地。但熊荊並未深究他,繼續問道:“‘洞’庭、蒼梧兩郡可耕田畝尚有幾何?”
“這……”諸人一時無言。
‘洞’庭郡耕地不少,鄢郢之戰以前,‘讎、龐、長沙,楚之粟也’。楚國有賴於湖南產的粟。鄢郢之戰後,‘洞’庭郡為秦楚兩軍反覆爭奪,人丁劇減。東遷以後郢都又不支援遷民於‘洞’庭,而是遷‘洞’庭之民於淮上。現在遷民,若僅僅是農人南遷,大家當然支援,問題是南遷之民是成組織的,陳縣的還是陳縣,項縣的還是項縣,這就很不受歡迎了。
一干人你看我、我看你,對視之後昭柳才道:“稟告大王,‘洞’庭蒼梧兩郡可耕之地多矣,然則是遷民於兩郡,還是分兩郡諸縣邑之地?”
“應是遷民。”熊荊想了一下。“如此,可耕之地幾何?”
“如此,”昭柳鬆了口氣,其餘人猶豫的目光也變成期盼。“以‘洞’庭、蒼梧兩郡之地,可遷民二十萬戶,每戶授田一百大畝。”
“畝產幾何,一小畝產粟幾石?必至贛水如何?”熊荊追問道。
“呵呵,”諸人輕笑。昭柳道:“大王有所不知,‘洞’庭郡之田多為上田,小畝逾兩石者多矣,兩石者泰半,下田幾無。民一年所產,倍於淮上,淮上人多田少,一戶不及一百小畝者眾,怎及‘洞’庭郡一百大畝?”
以楚尺,一大畝是一小畝的二點四倍,一百大畝就是六十五市畝。下田一石半,中田兩石,上田兩石半。如果‘洞’庭郡的耕地產量多在兩石以上,那農人的日子確實要好過淮上。
“若是授小畝,可遷四十萬戶。”熊荊自己低語了一句,這話只有坐在近前的昭柳聽到,他思索了一下才反應過來,然後目瞪口呆的看著熊荊。
“無事。”熊荊不想繼續討論這個話題,開始與眾人飲酒。
“臣聞齊人無禮,以輕大王。大王返郢當伐齊否?”耒陽君站起來道,哪壺不開揭哪壺。
他一說伐齊眾人都看著熊荊,熊荊喝完一盞酒才從容說道:“自要伐齊。”
“大王伐齊,請準允臣願率軍相隨。”耒陽君再道,言辭無比懇切。他如此,其他人也起身揖道:“請大王準允臣等相隨。”
“何必勞師動眾?”熊荊自有打算。“伐齊是不佞‘私’事,卿等不必相隨。”
“大王……”昭柳揮手把還想說話的眾人攔住,“臣聞齊國又甲士數十萬,又有王卒十萬,大王如何伐之?”
“如果伐之,不佞自有主張。”熊荊道。“秦人之計,乃使楚齊反目,你等率軍前去,遂秦人之願……”
熊荊沒有把話說透,諸人雖然狐疑不解,可見他‘胸’有成竹,也就不好再相問。誰也不知此時熊荊心裡已把正朝哪些人罵個狗血噴頭。會盟不成,本就要立即退娉的,猶猶豫豫不退娉,然後‘弄’到現在這般騎虎難下。不伐,國威受損;伐,楚齊‘交’惡。
還有那什麼可嘉公主,熊荊只看過畫像,即便看過,心裡也已經忘記她長什麼模樣了。為了一個毫無印象的‘女’人伐齊,‘弄’得自己有多喜歡她一樣。
心中不快,喝酒逾多。熊荊最後不知怎麼回到‘床’榻上的,但一覺醒來便看到長姜微笑的臉。“稟大王,郢都已收饕餮號之訊,其已至海峽也。”
“……啊!”熊荊呆滯了一會才明白髮生了何事,急道:“訊文何在?”
“大王,訊文在郢都。只言丁未日至海峽。”長姜手上只有一份郢都早上發來的飛訊,飛訊很簡略,只記錄艦隊大致行程。“又言癸丑日方入海峽。”
“丁未日至海峽、丁未日至海峽……”熊荊‘激’動中喃喃自語,艦隊戊戌日離番禺出發,兩日後出海灣至屯‘門’島,屯‘門’島再去,丁未日至海峽,總共只走了九天,這也走的太快了吧!
熊荊拿出並不準確的地圖,比劃著番禺到新加坡的航程。他本以為到新加坡需要一個月左右,現在倒好,僅僅九天就到了。若不是饕餮用信鴿傳回來訊文,他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
實際上唐朝開始,來回於南海、印度洋的阿拉伯、‘波’斯商船順風情況下,從廣州出發,十三日即可到達越南崑崙島(今胡志明市崑山島,中南半島最南端),這還是繞了一點圈子,沿岸行了一大段,經九州石、象石、佔不勞山、環王國、陵山、‘門’毒國……等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