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章 敖倉,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常旗,關東諸國的國君只能掛旗旗。以前的尊榮變作招敵的標誌,聽聞舟師追來,趙政立刻命令降下常旗。
“然也。”趙高再答,他勸道:“大王勿憂,少府五千衛卒必能護大王周全。榮陽三萬大軍昨日便已拔營,星夜兼程來救,今日或能……”
“榮陽,桓齮乃敵國侯者,他之言如何能行。”提起桓齮趙政便是一陣暴怒,他猛地將身前矮几掀翻,几上書簡橫飛四散,摔落在整個車廂。“寡人若回咸陽,誓誅其七族。”
“稟告大王,荊人舟師去往大河,已不見也。”車外傳來章邯的聲音。此時車隊已不再沿圃田澤北行,而是轉折向東,行向榮陽。
“大河?”趙政不解,“項燕為何去往大河?”
大河便是黃河,這個時代陝西並不稱作黃土高坡,所以河水並不黃。初秋之際的圃田澤依舊寬廣,項燕本想讓熊荊就留於澤內,可他就是要去大河看看。一入黃河他就有些發愣,因為河水不黃,不但不黃,河面倍也倍於鴻溝,寬達數里。
“這便是大河?”卒翼戰舟駛入黃河後便轉向東方,而大翼戰舟舟速不減,向不遠的敖倉匆匆駛去。天剛亮時,圃田澤西面有一隊秦軍駛往榮陽,不少人以為這是秦軍增援榮陽的援兵,誰也沒有想到這一隊秦軍竟是秦魏趙政的衛卒。
“然也。”右史不知大王為何這樣問,大河寬千餘步,除了大江,再也沒有這麼寬的水了。
“不佞總以為……河水是黃的。”熊荊笑了笑。
“暴雨之時,河水確是黃的。”左右史不解大王為何好奇河水的顏色。
“去敖倉。”熊荊不再看河水,他現在要去敖倉。
“大王,上將軍有令,不欲大王至敖倉。”舟師之將紅牼也在卒翼戰舟上。“太后來訊請大王早回郢都。”
舟師進擊大梁,飛訊站就設在舟上,與郢都之間訊息一直是通的。趙妃想念兒子,一聽說戰事將了,就要兒子速回郢都。
熊荊見紅牼拿母后來壓自己,不悅道:“紅將軍是要囚禁不佞?”
“臣不敢。”紅牼連忙揖禮。“敖倉守軍不及萬餘,又不裝置,我楚軍當勢如破竹,一鼓而下。大王前去,於戰無益。”
“哼。”熊荊確實有些不喜,項燕等人為何如此他心知肚明。“傳不佞王命,速去敖倉。”
“大王,”卒翼戰舟上全是環衛,紅牼無法命令,他只能道:“請大王勿要登岸,更勿要……”
“不佞沒馬。”熊荊沒好氣的說了一句,那日單騎衝向秦軍是一時興起,並非是他的本意。現在不服受傷未愈,他想單騎衝鋒也不可能。
紅牼聽他這樣說微微有些放心,卻還是暗中叫長姜囑咐划槳的環衛劃慢一些。以至於卒翼戰舟抵達敖倉時,山上盡數楚卒的萬歲歡呼。
“拿下敖倉了?拿下敖倉了?”聽聞士卒的歡呼,熊荊急問道。
敖倉圍於黃河南岸,粟米可轉運鴻溝。按照作戰計劃,一部分大翼從鴻溝口直接傳向敖倉連線鴻溝的運糧渠,另一部分則轉入黃河,從敖倉北面登岸。敖倉本就沒有多少守軍,榮陽的三萬守軍又奉命調入大梁,數千秦軍一衝擊潰,山上的力夫也亡命奔散。只是因為敖山的阻礙,戰舟上的熊荊什麼也看不到。
“稟告大王,我軍奪下敖倉!”紅牼旗語打了出去,一回就得到山頂上的回訊。
“不佞要去看看!”熊荊很有些迫不及待,迅速命令戰舟靠岸。
“請大王……”紅牼正要交待小心,熊荊已經奔下木梯,登上河岸。好在他這次沒馬跑不快,兩百多名環衛舉著三頭鳳旗疾步追上,把他環環護住。
敖倉在敖山之西,敖山餘脈的缺口處(今榮陽高村鄉馬溝村一帶)。從這裡恰好能穿過敖山將粟米輸于山南的敖倉。於北面而言,只要把住敖山餘脈缺口就能擋住來敵,於南面而言,敖山餘脈雖缺,但地勢仍要比南方高一些。另外敖倉以南還有一條運糧渠,從這裡可以貫通鴻溝。
熊荊還未登岸就看到了停在黃河邊的運糧舟楫和無助的舟人,登岸則看到成列成列的雙轅車,車上裝滿了麻袋,因為慌亂,有一段路上全是撒出的粟米。可讓他真正大開眼界的是餘脈南坡,往南望去,半山坡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陶囷。陶囷東面,才是屋宇一般聳立的糧倉,這些糧倉遍及整個敖山之南,井然有序宛如郢都街市,一眼幾乎望不到頭。
“終於有糧了。”熊荊重重舒了口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