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五章 掘溝,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心則亂,熊荊是看到媯景受傷,擔心他死於秦人之手才忍不住下令吹號的。實際上陰溝三百七十步寬的河道不足以讓如此多的騎兵衝撞廝殺,第一次對沖後雙方就擠在了一起。
單純馬上的廝殺,秦騎不如身著鉅甲防護周全的楚騎,但擠在一起如同步戰,楚騎發揮不出龍馬的優勢,結果這是一場雙方都極為厭惡的騎戰,在炮聲響起之前,雙方都有人陸續退出河道。當火炮拖上堤岸開火,秦軍立即鳴響了鉦聲,秦騎潮水般退去。
炮聲轟隆中,媯景回來覆命。熊荊還未開口他便請罪道:“臣不慎,擅與秦騎相鬥。”
按照幕府的計劃楚軍抵達陰溝西岸後就要拖炮上堤,保護工卒烤火掘土。騎戰不但多餘,還可能影響既定的計劃,好在騎戰很快就結束了,並沒有拖延時間。
“先去醫營,再去軍正處領罪。”熊荊面無表情,說完轉頭看向河堤對岸的秦軍軍陣。
沙海大營是在東面不在西面,因此陰溝東側的堤岸要比西面高一些厚一些,防止河水決堤衝了大營。西面堤岸距地面一丈出頭,東面堤岸距地面只比河道高出幾尺,大約有一丈五六。加上積雪的覆蓋,熊荊所能看到的秦軍軍陣只是一排密集聳立的酋矛和隨風飄揚的軍旗,再便是代表大將軍的那杆羽旌。可惜很快的,隨著楚軍工卒在對面堤岸內側燃起大火,密集的矛忽然消失了。
“秦人跽坐也。”堤上架起了巢車,六、七丈高的巢車可以一目瞭然的看清對岸堤後秦軍的舉動,也能看到羽旌下秦軍大將軍王翦和秦王子扶蘇,還有站在兩人身側的一干謀士。
低眉順眼的腹心劉池就站在王翦身側。整個幕府的運作他最為清楚,王翦囚禁他不是治罪,而是不想他傳播恐慌。決戰的時候劉池自然要站在陣中,臨陣許多事情不是王翦一個人能夠處理的,只有幕府舊人劉池在場,他才能在變化莫測的戰場上抓住最有利的時機。
巢車上報告秦人跽坐的時候,劉池也再向王翦說話,“荊人多巫藥,必當炸此長堤,我軍投石機雖不退後,亦當套馬備走。”
以陰溝東堤為工事阻擊楚軍,是早前幕府制定的防禦楚軍攻入沙海的計劃。現在兩軍決戰,王翦打算用陰溝東堤阻擊楚軍並非不可。如果楚軍貿然衝來,必將被秦軍密集的荊弩和成堆成堆的火油彈痛擊,如今楚軍不來,這些佈置也就無效了。
劉池的建議很中肯,王翦隨即傳令。劉池見狀再道:“下臣以為,若大地未凍,可掘溝為防也。”
“掘溝為防?”此時陰溝河道內每隔一段便燃起濃密的煙火,王翦正看著這些煙火,並不明白他的意思。
“然也。”劉池深深點頭:“荊人以巫器擊我,巫器之彈射出之後落而彈、彈而落,殺傷我軍。若是我軍士卒掘地為溝,全軍皆藏於溝中,巫器之彈無害也。”
囚禁的這幾天劉池既擔心又害怕,無所事事只能想著如何打贏這場決戰。和騎兵衝擊炮陣一樣,一些事情只要細想還是能找到破解之策的,對於楚軍火炮,他很自然地想到了後世的塹壕。
塹壕是重炮轟擊下的自然產物,它不是起源於南北戰爭或者後面的日俄戰爭,而有更早的歷史。十六世紀世紀西班牙人就已經學會挖掘野戰塹壕,讓步兵藏入其中躲避法軍炮火(1512,拉韋納會戰),更早則可以能追溯到十五世紀的義大利,義大利將軍善於運用野戰工事作戰。
劉池不說還好,一說王翦整個人抖了一下,他瞪著眼睛看著劉池好一會又低頭看向向腳下土地:“大地冰封,我又如何掘溝?”
王翦因激動而有些發怔,他問的這個問題不需劉池回答楚軍已經告訴了他答案。明白這一點的他連喊來人,劉池攔著他道:“大將軍何以如此?”
“我軍掘溝以待荊人,荊人攻來,我軍出溝而擊之,何須騎軍再衝擊巫器之陣!唉,你為何不早言!!”王翦越說越激動。為了延阻楚軍火炮射擊,秦軍必須在陣前佈置一萬五千名騎卒衝擊炮陣,然而這些僅僅一道壕溝就解決了。“來人!速尋可燃之物,再命力夫前來掘溝……”
劉池想到了掘溝可以躲避楚軍炮擊,但沒想到這樣可以省去騎軍衝陣這個自殺性的環節。王翦下達軍命時,思路轉過來的他忙道:“大將軍,此不及也。”
“何以不及?”王翦話語中已有一些怒意。他如果能省出一萬五千名騎卒,必可勾擊楚軍側背。三萬騎卒突破楚騎的防禦然後像白狄太傅描述的那樣重重錘擊在楚軍的背上,軍陣必崩。“速速!”他揮手讓軍吏速去,這才與劉池說話。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