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賢王,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政‘可’字一出口,王綰便沒辦法再往下說了,他退回到班列,不再言語。典客師乘這時上前揖告:“啟稟大王,知我大秦大勝荊人,埃及國使臣帕氏求見大王。其言我大秦曾允諾予其巫器與巫器之匠,今得聞沙海獲荊人巫器,欲得也。臣不知……”
埃及工匠雖被匈奴人扣押,但一些白狄人還來到了大秦。沒有這些工匠,少府即便能造出多槳戰舟,時間也會趕不上大澤之戰,因此勝後饗宴時,趙政激動中親口允諾會予埃及國巫器和巫器之匠,以回報埃及對大秦的幫助。前日聽聞秦軍大勝,又聽說秦軍繳獲了數量巨大的巫藥和巫器,使臣帕羅普斯連日求見,甚是焦急。
“埃及國使臣?”如果不是師乘提起,趙政都要忘記帕羅普斯了。
“然也。”師乘道。“其人數言於臣,臣不知兵事,未曾允也。”
“埃及國乃極西之國,距我大秦數萬裡,與我大秦無涉也。”燕無佚不喜歡巴克特里亞工匠,但喜歡埃及來的造舟之匠,這些人從不藏私。
“巫器乃國之利器,豈能予之蠻夷?此不可予也。”李斯不知道白狄人有埃及白狄人,有巴克特里亞白狄人,有塞琉古白狄人,在他看來,白狄人就是白狄人,全是北狄。
“然巫藥因匈奴因留工匠之故,未曾予我也。”燕無佚提醒道,作為墨者,他最不喜歡的就是滿口大義卻不能成事的酸儒。“我不予其巫器,彼不予我巫藥之匠,奈何?”
燕無佚一句話將李斯堵死,他再道:“臣以為當予埃及國巫器也,然巫器之匠則不能予。我聞大將軍虜荊人巫器傷卒甚多,可予巫器傷卒於埃及國。”
工匠有製造的工匠,也有使用的工匠。當初答應的是巫器之匠,並未言明是製造工匠還是使用工匠,燕無佚這樣的解釋也算是一種藉口。趙政聞言問道:“為何只有巫器傷卒?”
“這……”戰場上的事情燕無佚不知道,他無言以對時,還是王綰出列答道:“稟大王,荊人俱戰死,所虜傷卒亦不多,僅數千。故臣以為,當以君王之禮厚葬荊王,如此……”
“厚葬荊王?!”王綰之言讓群臣大驚,丞相竟要厚葬荊王。
“萬不可!”馮去疾道:“荊王攻入關中,焚我咸陽,殺我秦人,乃我大秦之仇讎,軍中將卒皆恨之,焉能厚葬?!臣以為,當食其肉而寢處其皮……”
“大王,臣以為不妥!”馮去疾代表秦人說話,一向在政務上少有建言的淳于越見他要挑起秦楚仇恨,趕緊出列。“大王若非一天下而治之,食荊王之肉寢荊王之皮無不可。然大王要一天下而治之,萬不可如此。荊王與大秦鏖戰數年,未欺其民,荊人甚愛荊王也。今聞其薨,必憐之,若聞大秦食其肉寢其皮,必恨大王也!”
“彼等敢恨大王,殺之即可!”兒子襄城之戰被楚軍陣斬,馮去疾恨楚人入骨。“荊楚之地,有道後服,無道先叛,大王豈能以懷柔待之?且荊人避遷於蓬萊,他日必要再入天下而復荊國,我不盡殺荊人,荊人他日必然叛我。”
馮去疾之言激憤,在朝廷上又引起一片譁響,只是大多數大臣都認為這樣做極為不妥。王綰駁斥道:“大夫今日言殺荊人,明日殺魏人否?明日殺魏人,後日殺齊人否?後日殺齊人,他日殺趙人否?我大秦一天下乃為治天下,豈能濫殺無辜?”
“臣以為盡殺其公室即可。”李斯是上蔡人,真要像馮去疾的殺法,上蔡人也不得幸免。“無知之庶民何罪?大秦滅荊國,荊國子民便是我大秦子民,殺之當以秦律,不可擅殺。”
“廷尉之言誤也。”少府卿郎晟道。“荊人童子八歲皆入學舍,學舍先生遍教荊史,童子皆知其乃荊人也,彼等絕不願為我大秦之民。”
“荊人八歲童子皆遷至蓬萊,國中已無學舍童子,因何殺之?”王綰駁完馮去疾又駁斥郎晟。“沙海戰初,我秦軍不敵荊人也,然天命在秦,天降大寒凍毀荊人兵甲,我軍方勝。荊人童子知其乃荊人又如何?荊人大敗,荊王已薨,我大秦何懼?”
沙海之戰最讓王綰震驚的是荊人兵甲因天寒而被凍毀,這不但影響了會戰的結局,也是天命在秦的表徵。他提起這一點時,朝廷裡鴉雀無聲,趙政的眼睛也是直的,茫茫然看著一個別人看不知道的地方。
任何朝代、任何君王都是得國正、得位正者,多寬宏大量、休休有容;得國不正、得位不正者,多心胸狹窄、疑神疑鬼。說到底,還是本身自信程度的問題,自信之人寬容,自卑之人刻薄。
趙政為王之路蹊蹺,如果不是呂不韋讓異人做了華陽夫人的嗣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