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賢王,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這個質子之子是沒辦法成為大秦之王的。即便成了秦王,臨到加冠執政,也還有人發動叛亂。真正沒有制肘的執政,是在華陽祖太后薨落以後。所有這些,加上少時所受的欺凌,很自然的多疑而少恩。
沙海之戰讓王綰深信天命在秦,沙海之戰也給趙政精神上予極大的衝擊。戰勝是一回事,如此詭異的戰勝卻又是另外一回事。齋戒五日中,他滿腦子裡想的都是:到底有沒有天命?天命是不是真的是在大秦?
朝廷上群臣還在辯論,趙政卻神遊堂外,不知所往。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他選擇相信天命在秦這種說辭,不管是不是真的,這都對大秦有利。
“……以君王之禮大葬荊王。”臣子們還在爭論,趙政開口。他一開口,群臣立即安靜了下來。
“大王,荊王乃我秦人之仇讎……”馮去疾是御史大夫,有進諫的職責。君威日盛,換作其他大臣早就不敢開口了。
“乃我秦人仇讎?”趙政看著馮去疾。“荊王未齔之歲便上陣與戰,殺我秦人皆於戎戰之間。我秦人懼荊王者多也,然我秦人恨荊王者幾何?”
懼與恨常常混雜在一起,不細究往往混為一談。趙政提出其中的分別,馮去疾一時無言。
“秦人再懼荊王,荊王亦死於我秦人劍下。荊王既死,我何懼之?”趙政瞪著馮去疾再道。“我大秦能滅列國、一天下,皆因恨而成否?”
“非也。”馮去疾在苦澀中否定自己。“我大秦滅列國、一天下,非因於恨,乃繼先君六世之餘烈,乃憑大秦將卒之奮勇,更依大王之賢明。”
“既如此,為何不能以君王之禮厚葬荊王?”趙政又道,王氣幹雲。
“大王——”王綰拖長著調子,高聲讚道:“賢明也。”
“大王乃天下之賢王也。”淳于越看著與往日完全不一樣的趙政目放光彩,不知道他為何產生這樣的轉變。他當場對著趙政大拜頓首,長跪不起。受他影響,群臣也對趙政大拜不止,唯有少數人心中產生出一絲驚異,很奇怪趙政今日的言辭。跪拜中的李斯下意識轉頭看了韓非一眼,恰好韓非也看過來,兩人目光交錯,又連忙閃避。
“埃及國之事,既未明言制巫器之匠,便予巫器之卒。他日若得巫器之匠,再予不遲。”趙政說起了典客師乘提起的那件事情。
“唯。”一片大王賢明的呼聲中,群臣再無任何反對之意。散朝之後典客師乘很快找來了埃及使臣帕羅普斯。帕羅普斯急得火燒屁股,楚尼人大敗,據說秦尼軍隊繳獲楚尼人上百門巫器。他來東亞的一個任務就是為了獲取巫器,現在秦尼人有所繳獲,他恨不得能馬上飛到戰場。怎奈秦尼王一直不上朝,也不見他的大臣,這才苦苦等到今日。
秦尼王終於應允,拿到符傳的帕羅普斯當日便急急出了懷縣,前往兩百多里外的戰場沙海。他不知道的是,跟著他的步伐,迦太基使臣波米爾卡與塞利努斯也從師乘手裡得到前方沙海的符傳,兩個人也在當日就出了懷縣,匆匆趕往沙海。
波爾米卡前來東亞主要是為了解楚尼艦隊何時返回地中海。如果返回的早,巴卡家族必須早日發動對羅馬的復仇,不使楚尼艦隊有機會幫助羅馬。見識雷霆武器威力的波爾米卡很清楚這一點。
攻城戰歷來都是消耗戰,攻下一座小小的城市就需要死亡數千人乃至上萬人,攻下羅馬那種大型城市則要死傷數萬人,全是僱傭兵的迦太基支付不起這樣的代價。可火炮改變了這一點。用雷霆武器不斷轟擊城市的城牆,再堅固的城牆也會垮塌。如果用於野戰,縱深再厚的陣列也會被擊破。
楚尼戰敗,楚尼國即將亡國,迦太基對羅馬的復仇再無後顧之憂。但那種威力巨大的雷霆武器波爾米卡自然也想得到,最少要得到的它的製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懷縣城外仍是一片冰雪,因為車轍被冰雪厚厚覆蓋,馬車行駛在冰雪之上車輪不斷的滑移,前行的速度非常緩慢,足足前行了三日,兩人才看到一大群禿鷹飛翔在一座巨大城市西北面的天空。毫無疑問,那裡就是決戰的戰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