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食頭,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季節的原因,從陳倉數千裡迴轉的那支兩萬多人楚軍不可能馬上趕到越地,秦軍攻入越地面對的只是楚越兩軍的殘部,水陸加起來僅僅三萬多人。邗溝的南出口廣陵對面便是朱方,朱方東南百里則是江南運河的北出口漁浦(今江陰西利港)。
所謂‘吳古故水道,出平門,上郭池,入瀆,出巢湖,上歷地,過梅亭,入楊湖,出漁浦,入大江,奏廣陵。’此前吳國夫差開鑿的江南運河如今仍在通航。秦軍橫渡長江後可由漁浦入江南運河,經楊湖(今常州無錫間之陽湖)、梅亭(即梅里,無錫東南梅村)、歷地(即蠡地)、巢湖(今漕湖,蘇州西北蠡湖),瀆(今蘇州西四十里之射瀆),最後抵達故吳都吳城。
吳城以南則是百尺瀆,經過震澤,拳(今嘉興)、御兒(今桐鄉崇福鎮)、最後從河莊山(即今蕭山之白虎山,錢塘江江道一直北徙)出錢塘江,渡江即可至會稽。
吳城沿著百尺瀆可以至錢塘江,伍子胥開鑿的胥浦也可以從舊吳城航至錢塘江。《禹貢》雲:‘三江既入,震澤底定’。所謂三江,即松江、婁江、東江。松江即後世的吳淞江,蘇州河;婁江即後世的瀏河,從太倉入海;東江則是胥浦。河道由震澤東南出,經澄湖、白蜆湖、平湖,從武原(今海鹽)入杭州灣。
水道走向如此,也就不難判斷沿途的軍事節點。
朱方是邗溝與江南運河的交匯點,又扼控著長江出海口,必然是軍爭之地。是否奪取朱方關係到秦軍水陸兩軍是否能攻入江東。漁浦雖然也是其中一個節點,但只有步卒才能攻取佔領城邑,舟師並不合適佔領。哪怕舟師奪取了漁浦,十萬步卒仍被堵在廣陵不能南下,依然不能攻略江東。
朱方之後自然是吳城。吳城是江南運河與百尺瀆的交匯點,攻佔吳城可順百尺瀆南下越地,直取會稽。又可以順著東江出杭邑灣,武原南面就是覲(今寧波)。吳城必然是雙方爭奪的物件。拔下吳城,江東也隨之定鼎。
最後則是會稽。會稽是越國舊都,越地的中心。雖然會稽以南還有甌越、閩越、南越、雒越等地,但會稽一旦陷落、越無諸如果戰死,好不容易歸復的越國必定會再度四分五裂。
這些都是雙方謀士非常清楚的事情,也是淖狡與王翦心裡非常清楚的事情。是以得聞楚軍開始撤軍,王翦馬上命令白林率右軍出壽郢順淮水東下。淮水沿岸仍是楚國的城邑,但是這些兵力不足的城邑只可守城,無法出城與乘舟東下的秦軍交戰。
楚軍撤離,秦軍東去。聽聞這個訊息的淖狡有些吃驚,酈且卻道:“此秦人慾出邗溝,與舟師合也。”
壽郢、琅琊是兩個犄角,失去這一對犄角後,接下來首當其衝的便是江東的朱方。
“秦人糧草何解?”淖狡知道酈且的意思,可他還是看不懂王翦的舉動。“壽郢以下,下蔡、曲陽、鍾離、善道、淮陰等城皆在我手。秦人東下可,糧草東下不可。”
“非也!”酈且與酈且身邊的申通異口同聲嘆,酈且沒說話,用眼色示意申通說話。申通於是道:“大司馬所見唯鴻溝也,然此時齊人已為秦人所驅,糧草可由齊境順沂水、沐水而運至下邳,再由下邳經泗水運至淮陰。”
“啊?”淮上水系發達,淖狡確實只盯著鴻溝一線,忘了還有泗水一線。越地、江東與齊魯的聯絡一向緊密。這才有魯人徒越、越都琅琊這種現象。
“稟大司馬,若淮陰可死守之……”壽郢,淮陰,一在淮西一在淮東,都是阻止北方大軍南下的要鎮,然而楚軍此時無兵可守。包含淮陰籍士卒在內的淮南師絕大部分士卒都在沙海之戰中戰死,八歲以上的男子又遷徙新郢,幾百名五、六十歲的老卒和滿城女子根本無力死守淮陰。
“速命淮陰降秦。”知道淮陰情況的淖狡無奈下令。
“淮陰豈能降秦?!”一側的州侯若是淮南師師率,淮陰不是他的封邑,但他視淮陰為自己的故土。
“不降秦又能如何?”淖狡反駁。“不降,淮陰全城皆死?!”
“降秦彼等亦為秦人所徵!與其運糧庾死於道,還不如戰死。”州侯若悲憤道,拳頭攥的緊緊。
“是戰是降,可由淮陰定奪。”酈且見淖狡與州侯若爭論,只好出聲建議。他如此建議,淖狡遂道:“告之淮陰,是戰是降,自行定奪。”
淖狡剛剛說完眉頭便皺起。以淮陰人的稟性,必然會是選擇戰死。此時的淮陰不再是以前數里的小邑,淮陰現在是城週三十多里的大城。想到秦軍將從淮陰城斬下上萬顆頭顱贏論,微微顫抖的同時淖狡忍不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