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七章 贄禮,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次大澤之戰以後,國尉府對楚國的侯諜通道基本貫通,原先對楚國瞭解的那些人不再是若有若無的接觸,而是徹底的倒向了秦國。魯人自立這麼大的事情第三天就用訊鴿傳到了咸陽,而咸陽很快告之設在榮陽的王翦幕府。清晨王翦沐浴方畢,剛入大帳便聽諸將與謀士在激烈討論此事。
“荊人自亂也!”高興的王賁拿著訊報大聲相告。不論如何楚軍都是可畏的,但凡有不利楚軍的訊息,幕府裡的將率謀士總要高興一場。
“見過大將軍!見過大將軍……”諸將齊聚榮陽,盡數歸在王翦麾下。如同正朝視朝那般,每日清晨都是幕府晨議的時刻。
“坐。”其餘人高興楚國自亂,王翦半點也沒有高興,他還是那副嘴角含笑怡然自得的模樣。
“謝大將軍。”一干將率謀士揖禮相謝,而後盡數坐下。王翦不說話,是他的腹心劉池說話:“鄭國稟告,大河之堤俱開,引水渠、堤壩明日可成……”
當前最要緊的事情是從黃河引水,多虧是個不下雪的暖冬,國尉府才能制定當下這個進攻計劃。冬季水淺,掘河堤是要掘河堤,但掘了河堤大淺淺的河水也很難決堤,因此要疏通引水渠和擋水的堤壩,不然沒辦法引水至梁。
“安將軍稟告:至昨日止,白龍水車已到八萬八千七百餘部,力卒水工齊備。不足十萬部乃因少府以建造戰舟為要,無暇建造水車。然鄭國以告,八萬八千餘部水車亦可,我軍所求,並非沖垮大梁城牆……”
“國尉府以告:荊國內亂,荊王不欲娶諸國公主只願娶羋良人一人,又欲廢周禮而行蠻夷之禮,魯人請以自立,荊王準之……”
劉池讀到這條的時候,帳內將率不免有些擠眉弄眼。天下士人的言說中,羋良人早變成妲己、褒姒那樣的妖孽,不過一幫武將沒有士人的批判精神,他們好奇的是羋良人的美貌。
荊王千里迢迢出塞至咸陽搶走了羋良人,又為了羋良人燒掉婚服,置諸國公主而不顧,最後還鬧到魯人自立、荊國內亂。只要是男人都會好奇羋良人長的到底有多美,才讓荊王如此神魂顛倒,置國家社稷於不顧也要單娶這個女人。
“魯人?”本來劉池要把所有軍情軍訊讀完後,王翦才開口安排今日的軍務,但王翦意外的開了口,不免讓諸將有些驚訝。
“然也。”劉池答道。“魯人有四師之卒,東野固帥之。其與三個宋地師,兩個吳地師,一個淮南師駐守穆陵關。襄陽之戰中,魯師未與戰。”
“齊人如何?”王翦考慮的東西不是楚國內亂,而是楚軍能夠動用的兵力。
“齊人……”齊國正在與秦國談和,只是這不是幕府能夠參與的,劉池不由將目光看向了王敖。王敖對齊國熟悉,雖然談和不是他主持。
“大王三日後至懷縣。”王敖道。“齊人三日後與我盟誓。”
“齊國何日出兵?”王翦問。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盟誓後齊相返國前齊人便會出兵。”王敖答道。離進攻的日子越來越近,準備工作中不光掘堤、籌集水車這麼簡單,連橫之事也頗為重要。秦軍現在的情況主要是兵力不足。集結六十萬大軍於榮陽,透過齊國對穆陵關保持壓力就變得不太可能了,這方面只有借重齊人。
“魯人自立,荊人有多少師旅可抽調至鴻溝淮水一線?”王翦關心的是這個問題。
“魯人自立,穆陵關其餘師旅或將退守下邳。至於琅琊港……”地圖就在眼前,但劉池沒看,他早就能背出楚國地圖。“或棄守之,或駐一、兩師之卒死守之。”
“田樸將軍……”王翦下意識將目光轉向武都侯趙嬰,琅琊港是秦軍舟師的進攻目標。此前趙嬰還有一個陸海夾擊穆陵關的設想,然而時至今日,任何在支線方向上的進攻都與亡荊的整體戰略不和,這個設想自然而然的放棄了。
“會稽越師還在苴地,甌越、閩越、南越三師駐守琅琊港。”趙嬰咳嗽一聲,派頭與其餘將率完全不同。“其不過一萬餘人,戰舟不過一百餘艘,絕非田樸之敵。”
“若魯人自立,鴻溝一線當加四師。”王翦沉默了一會,而後直接吩咐劉池。
剛開始諸人對魯人自立還很是高興,王翦直接就在鴻溝一線楚軍設防的兵力上加上四個師,頓時有些驚訝。可仔細想想,如果陸海夾擊,穆陵關肯定是守不住的。怎奈穆陵關涉及魯地的安危,楚軍必要守穆陵關。可魯人自立又不一樣了,魯人如果自立,楚軍很可能會徹底放棄穆陵關,選擇在下邳死守。
“王勒將軍稟告,大梁自昨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