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冰冷,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人五槳大翼長四十五米,每排三十支槳,全舟一百八十支。工尹刀已經把五槳大翼想象成龐然大物,只覺得炮彈越重越好,他一說三十二斤炮公輸堅等人就接連搖頭。公輸堅道:“三十二斤炮後坐太重,大翼龍骨單薄,有些還是拼湊所成,不可不可。”
“工尹不必憂心五槳大翼。”公輸靈也道。“五槳大翼長二十丈,旋迴不便。秦人欋手不過操練數月,豈能與我軍相比?”
“你是說……”公輸靈的說法工尹刀聞所未聞。秦人突然爆出五槳大翼,就好像去年襄陽之戰中突然出現騎軍一樣讓人驚駭。工尹刀第一個念頭就是我軍將敗,沒想到公輸靈看法不同。
“秦人戰舟學自地中之海,我國戰舟乃是大王親制,形制雖似,操縱卻不同。”公輸靈的話讓工尹刀驚訝,公輸堅這個不完全懂舟楫的也有些驚訝。“我軍戰舟有舵,秦人無也。”
“舵?!”工尹刀先是點頭然後又搖頭。“秦人便是無舵,亦有轉漿。”
“確有轉槳,然大翼戰舟使用轉槳,旋迴初徑或需三個舟身;我有輪舵,旋迴初徑不及一個半舟身。”明明是說大翼炮艦的,卻說到了旋迴初徑。公輸靈只能多說幾句解釋一番。
“舟楫旋迴猶如戎車轉彎,若是轉彎不止,其航跡恰似一圓,此圓直徑越小越好。秦人使用轉槳,相同之大翼,其轉身之圓直徑最少兩個半舟身,若是二十丈五槳大翼,其轉身之圓必超三個半舟身。我軍大翼有輪舵,轉身之圓直徑最多不過一個半舟身。若是越人,不懼戰舟傾覆,可一個舟身。
秦人舟大,舟吏欋手又不熟,兩軍交戰,如何勝我?且我處下游,彼處上游……”
“處下游又如何?”工尹刀喘了口氣,他最擔心的是己方戰舟不如秦人。
“處下游逆水而上,舵效要好於順水而下。”說話的人換了一個人,剛剛從紅洋回來不久的前山鬼號艦長沈尹尚,去年他因病未與紅牼前往地中之海。“天池大澤遠比江河寬廣,我軍舟師數年來操練不懈,欋手嫻熟,舟吏善戰,加之戰舟旋迴迅捷,必能如魚得水。又還有越人,越人即便無舟,也勝不善水之秦人。”
“善。”兩人的意思工尹刀懂了,戰舟不是看誰更大、更快,而是看誰更靈活、更嫻熟。這方面秦人確實比不了楚越。
見他目光又落在眼前的圖紙上,沈尹尚再道:“十五斤炮百米內可破三尺木板,對秦人戰舟,此足矣。而今最要緊乃是速速與戰,以十五斤炮為艦炮,戰舟改裝即可,不必新造。”
“然。然。便以此炮為艦炮,你等速速改之,越快越好。”十五斤炮是楚軍裝備最多的火炮,以十五斤炮作為大翼戰艦的艦炮,是最可行也是最快速的選擇。工尹刀一隻手拍在圖紙上,連聲喊道。
“若戰舟皆改之而非新造……”鉅鐵府歐醜也在,戰舟的事他不答話,現在涉及火炮他不得不說話。“一舟兩炮,數百艘戰舟,火炮當逾千門,鉅鐵府恐造炮不及。”
“鉅鐵府一日可造幾門?”工尹刀看著他。
“一日最多一門。”歐醜的數字讓所有人失望。這還不夠,他吃力的思索後,再道:“一日恐不及一門。我只知一月多者也不過二十門。”
一個月二十門,一年便是兩百四十門,兩年就能把各師旅所需的火炮全部造完。這樣的產量其實不少,即便是在戰爭中,一門炮也不可能只用兩年。
“若要大造……”工尹刀再問。
“若要大造,需再添鏜床、刨床、巨錘等機器,需數月不止。”歐醜道。“縣邑無錢,此前所定之炮不少已退訂……”
秦人日薄西山,大司馬府一召集各師旅商議西線作戰計劃,感覺此戰之後再無大戰的一些師旅當即退訂火炮。十斤炮售價二十金,十五斤炮售價三十金。如果再加上火藥和馬匹,一門十斤炮最少需要七十金,一門十五斤炮最少需要一百零六金。這麼貴的火炮,大部分的縣邑做法是儘量縮小炮卒規模,炮還是要有的,但只要一個十斤炮炮連。
“今時不同往日,速速添置機器吧。各師旅所定十五斤炮也要快造。”工尹刀叮囑完歐醜,又對公輸堅等人道:“明、後日才知我軍勝敗,我軍雖勝,秦人亦將大造戰舟,故而大翼炮艦、十五斤艦炮皆要速造。三日之內,本尹需見炮艦!”
三天的時間改裝出大翼炮艦,這個時間實在太緊。負責造艦的公輸靈等人沒有抱怨的時間,也沒有揖禮,帶著人捧著圖紙就奔了出去。
他走之後,受召而來的各府府尹進入大廷,除了府尹,城南小邑的羋玹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