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訊至,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人中以宋玉年紀最長,又歷經襄王、烈王兩朝,新公族諸氏雖說是以屈景昭三氏為首,可精神領袖還是三朝老臣的他。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五十歲窺知天命還有些心有不甘,六十就耳順了。至於宋玉這種七十歲的老人,不是順從不順從的問題,而是成精不成精的問題。

熊荊此時才感知的天命,三十多年前長平之戰結束不久宋玉就知天命在秦。當然,這不是未及不惑之年的他窺知了天命,而是他的父輩窺知了天命。這就是有父輩與沒父輩的區別了。先王薨落過早,叔伯又想奪位,熊荊根本沒機會接受父輩的教誨傳承。諸氏皆有父輩,父輩的經驗一代代傳下來,年輕時子孫或許鄙棄不信,年老便奉為圭臬了。

長平戰後,天命已然在秦,諸國復國如何?大行新政又如何?楚國如果不能變成另一個秦國,就沒辦法與秦國爭奪天命。楚國能變成另一個秦國嗎?當然不能!不說秦國不會坐視不管,楚國國內那些公族縣尹也不會坐視不管。結果新王即位,只能順勢而為。

沒想到的是,一番折騰,楚國竟然復強。這是令宋玉嘖嘖稱奇的事情,他看到一種新的力量改變著一切,讓萎靡不振的楚國重新強大。等到楚軍攻入關中,他才開始真正關心楚國所行的新政,才非常在意楚國王后的人選,才想著今後的天下。

可惜,大澤一戰,這些都不必想了。

天命不可違。天下糜爛至今,唯東地、吳越可行楚政,其餘不行秦政也半行秦政。巴地、羌地雖然也可行楚政,但他們不與楚地相連,很容易被秦人各個擊破。戰爭打的是什麼?戰爭打的難道不是東地、吳越的丁壯嗎。這些丁壯打光了,楚國也就要亡國了。

楚國海舟已通世界,既然大王把東洲說的那麼好,天下事又不可為,何不舉國遷於東洲?遷至東洲,既能避開秦人,又能綿延國祚社稷,有何不好?楚人還不是楚人時,族人也是到處遷徙,成為楚人以後,五十多年前也曾東遷東地。既然以前能遷,現在為何不能遷?

宋玉說完看向諸人,昭黍仍是不悅,藍奢沉吟不語,屈遂欲言又止,只有子莫說道:“大王必不允。”

“大王若不允……”宋玉笑道。“何苦立別宮於城南。”

“這?”子莫有些驚訝,其餘諸人也驚訝。“大王立別宮於城南,乃為他日出妻娶羋玹也。”

“若我能亡秦國、一天下,大王自然出妻娶羋玹為後,然若楚國亡國,羋玹又何嘗不能避之東海,他日以大王唯一子嗣勝王子之名,再復楚國?”宋玉還是笑,笑諸人看不穿。“君等毋忘,羋玹已掌造府之印,又不時巡視其間。我楚國之強,皆在造府,羋玹知楚國何強也。”

“……”宋玉不提造府之印還好,一提諸人眼睛急轉,竭力思索起來。

賞賜愛妾金玉錦帛常見,賞賜造府之印確實是大違常情。那個整日轟隆直響、黑煙沖天的地方,一女子能巡視什麼。若非陪著大王,朝臣大夫都不太願意去。每去一次都要沐浴一次,洗下來的水灰黑灰黑。

“算上今年所造海舟,亦不過兩百艘,兩百艘海舟載人幾何?”藍奢說道,他不是不知變通,而是覺得避之海外沒有可行性。

“前歲公輸堅曾言,積存大章只可造海舟一百七十艘,造完即無有。”子莫提起了前年冬天的事情,那次會議曾要求造府速造海舟。

“此乃前歲之事,去年今年大伐巨章,今足以造海舟數百。只是……”藍奢是諸敖,去年還是他輪值,對政務還算清楚。

“如何?”除了昭黍還是不言,其他人都看著他。

“木料未乾也。”藍奢道。“木料未乾,所造海舟只可用數年,數年後即壞。”

“數年?”宋玉提著的心立即放了下來。“此用一年即可,何須數年。藍敖以為,若速造海舟,明年年末可造幾艘?”

“大舫一年可造數千艘,海舟一年自可造數百艘。然則縱有千艘海舟,也不過載三十萬人。”藍奢還是搖頭,他這是按一艘海舟裝三百人算。“且不可過遠,當年至紅洋,一舟不過百五十人。”

“非也。商賈販運印度女奴,據聞多時,一舟可裝五……”子莫敲著楚紙扇,說起了商賈販運印度女奴。見諸人瞪看自己,住嘴後還是忍不住道,“然多死也。”

“三十萬人足矣!”宋玉彷彿沒聽到子莫的話。“王宮、公族、大夫、譽士、工匠,巫覡,亦不過三十萬人。今年速造海舟,明後年可避之東洲。”

事情在宋玉這裡已經做了決定,他看向諸人,又補充道:“此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