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九章 資敵,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如被秦國統治過的地方楚國無法徵召士卒,被楚國統治的地方秦國也很難收取稅賦。短短數年間,楚國治下的郡縣就變得五蠹叢生,逃人眾多。鎮壓,是不可能,不是打不過,是拖不過。特別在收粟季節,羌地的三萬多楚軍肯定會趁機進入秦地就食搶糧。如果啟封的楚軍也趁機進攻沙海,秦軍哪怕只是撤退,訊息傳入國內也會引起軒然大波。
這樣的形勢下,粟米自然要比往年更少。此前王綰就稟告過,糧食最多支撐到今年夏天,再往後就真沒有了。去年蜀地的粟米不過是延緩了災情,保證了青黃不接時期軍糧的供應,明年就不可能了。全國各郡縣又一次大幅度減產,產量不及正朝年份的一半。能維持到明年夏天是極限,很可能春末就要斷糧。
那時候會如何趙政心裡非常清楚,可他無法弭兵休戰。時間在楚國而不是秦國,戰時楚國兵甲都可以提高質量,休戰更不得了。不休戰自己最少還有人數優勢,還佔據著戰略上主動,休戰,自己什麼也不會有。
趙政毫無妥協之意,王綰目光裡全是失望。與秦國休慼與共的他沒辦法辭相,只能看著面容嚴峻的趙政發呆。
“明年春日,大將軍將與荊人戰也。”趙政安慰他道。
“若敗,為之奈何?”王綰問道。
他的問題趙政不答,趙政反而問道:“荊人有糧否?”
從滅趙開始算,秦國除了秦王政十六年(前231)休整了一年,已連續作戰八年;如果從秦楚之戰開始算,除了秦王政十二年(前235)、秦王政十六年間隔休整了兩年,秦國已連續作戰十一年。楚國於秦王政十二年開始休息,秦王政十七(前230)年五月才再度開戰,到今年也有五年。
算上開戰那半年,也不過休息了五年半。積粟五年半就連續作戰五年半,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秦國之所以能連續作戰,那是秦軍的徵召比例遠低於楚國,連續大敗後徵召比例才高於楚國;其次是治下人口眾多,雖然地域越廣輸糧的損耗就越大,然而積土成山,三百萬戶每戶積粟三十石,也足夠三百萬人作戰一年。
秦國如此,楚國不可能如此。此前國尉府曾稟告過楚國有東洲之谷,但東洲之谷到底如何誰也沒有親見。這一次的王綰讓趙政開了眼界,他從懷裡掏出一個東西奉在手上,道:“荊人有東洲之谷,一年兩收,糧秣倍於往年矣。”
“這便是東洲之谷?”趙政遠遠的只看到王綰手中奉著一個圓圓黃黃的東西,如果他不說這是東洲之谷,他只會以為這是一塊石頭。
“然也。”王綰帶著東洲之谷來見趙政也是為了勸說他暫時休戰。“此物齊人名之曰‘荊菽’,一年兩種,一秦畝少可收十七、八石,多可收三十餘石。齊人退至濰水以東,皆賴此物而活。臣以為,若能弭兵兩年,使我大秦亦便種此物,今後糧秣無憂也。”
“一秦畝少者可得十七、八石,多者收三十餘石?!”趙政渾身顫抖,他根本沒有聽見王綰後面的話,秦畝兩百四十步為一畝,下田不過收粟三石半,上田也僅收六石三鬥。這東洲之谷一畝最少也有十七、八石,五倍於粟,怎麼不讓他震驚。
“種、速種此谷!”趙政手還在舉著,指著王綰手上的東洲之谷語無倫次。“治粟內吏何在?治粟內吏何在?!來人!召治粟內吏。”
趙政不知道五斤東洲之谷才可以頂一斤粟,當即被東洲之谷的畝產嚇到了。王綰也不說破這一點,他還是想勸趙政休戰。沉浸在激動中的趙政直到治粟內吏董易上來後才恢復常色,他指著案上的土豆道:“此物……”
趙政一時忘了言辭,王綰揖道:“稟告大王,此物遍植於荊地齊地,種植之法齊人知也。然盡齊人之荊菽予我,亦需兩年方可便植大秦。故臣以為……”
“速命齊君貢十萬石東洲谷種至大秦。”趙政已不想聽王綰的休戰請求,他要的果決利落的處置。齊國既然已經遍植,那就讓齊人送好了。
“大王,十萬石谷種少矣,當百萬石。”董易忙道。“如此十年內方可遍植大秦。”
“善,便命齊君貢大秦百萬石東洲谷種。”趙政也覺得十萬石太少,立即同意董易的請求。百萬石谷種,不出十年,大秦將遍種東洲之谷。
王綰神色黯然的推出明堂,他本以為可以借嚴峻的上計數字和東洲之谷說服趙政暫時休戰,沒想到不但沒有說服趙政,反而堅定了趙政把戰爭進行下去的決心。
他黯然,齊國君臣收到趙政的王命則是忐忑不安。東洲谷種是魯人給的,如何種植也是魯人教的。魯人之所以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