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墨唐,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乃是新式橋樑,前人從未嘗試過,設計圖、修建方法都是採用相夫氏一脈的修橋墨技,如果貿然換人,恐怕還真的沒有合適的人選,而且他也看到李云為渭水大橋的犧牲,可以說將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在渭水大橋上,如果貿然替換,對於李雲來說,的確是一件殘忍的事情。

“渭水大橋牽涉重大,豈能因摻雜個人私情,相信李匠作也能理解,至於替換人選問題,那更為簡單,自從渭水大橋修建,我工部都是時刻關注,新的督造總工工部定然可以選出合適的人選。”工部主事朗聲道。

“以我看,閣下是看到渭水大橋即將完工,想要出來摘桃子吧!”忽然一個聲音出現在朝堂之中。

眾人不由一愣,紛紛轉頭,卻發現出聲的正是沉寂三年的墨頓。這三年來,墨頓雖然也屢次上朝,但是並未多發一言,朝堂早已經習以為常了。

工部主事早就知道墨頓會出來阻止,當下應對自如道:“墨侯莫要血口噴人,在下此舉一心為公,相信李總工定然會理解,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心血白費。”

墨頓點了點頭道:“李總工將全部的心血都傾注渭水大橋,自然不願意將心血付之流水。”

工部主事不由露出得意的笑容,墨家子乃是渭水大橋的構想者,連他都如此說,那豈不是已經捨棄了李雲,而一旁的工部尚書張亮卻眉頭一皺,以他對墨家子的理解,可知道如此輕易放棄可不是墨家子的風格。

果然,只聽墨頓繼續道:“所以,李總工決定繼續修建渭水大橋,直到完工為止。”

“繼續修建!”眾臣不由一片譁然,要知道李雲已經癱瘓了,連走都走不了,他們雖然敬佩李雲的付出,然而卻知道讓李雲繼續修建渭水大橋已經不合適了。

“墨侯此言未免太過於狂傲,是在欺我大唐無人麼?難道除了李雲就已經無人可以修建渭水大橋了。”工部主事勃然大怒道。

墨頓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道:“的確如此,整個大唐除了李雲恐怕無人能修渭水大橋,就連墨某親自去修,恐怕也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方可將渭水大橋瞭如指掌,至於其他人,不是墨某說大話,就是渭水大橋的圖紙放在工部大匠作的面前,他們也看不懂。”

剎那間,工部眾人頓時臉色一黑,墨頓此話可以說將他們貶低的一無是處,然而他們卻無話可說,畢竟墨頓所說的乃是事實。

張亮不得不出列替工部說話道:“我等自然知道李總工乃是最佳人選,然而李總工身患殘疾,不良於行,有無藥可醫,連橋都無法登上,如何主持修橋。”

墨頓微微一笑道:“這並不難,在渭水大橋的東南方,有一座三層高的樓房,乃是修建渭水大橋的總部,墨家村將會緊急將其改造成五層,讓李總工居住於最頂樓,再配上墨家專門準備的觀星臺一般無二的望遠鏡,足以將整個渭水大橋盡收眼底,一覽無遺,李總工哪怕是足不出戶,亦可對渭水大橋瞭如指掌。”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眾臣心中不由自主的浮現出墨頓的這首詩篇,卻沒有想到墨家子竟然在此將這首詩運用的淋漓盡致,觀星臺的望遠鏡可是可以觀察月亮的神器,用來觀看渭水大橋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張亮不由冷哼道:“簡直是可笑,修橋又豈是登高,李總工就是看得再清,又豈能遠在橋上的工人又豈能聽到,如何監督建橋進度。”

一眾大臣紛紛頷首,張亮所言甚是,哪怕李雲站在五層樓上看的再清楚,恐怕也是鞭長莫及,無論傳達還是督建總會遲了一步,很容易出現差錯。

墨頓早就想到此策,點頭道:“所以說,這就需要有一個人來充當李雲的左膀右臂,代替李雲督造大橋,而恰好,在李雲身邊正好有這麼一個人,從渭水大橋修建開始,他就一直參與,而且居功至偉,除了李雲,對渭水大橋最熟悉的恐怕就非他莫屬了。”

“他就是算學一脈的祖名君!”墨頓擲地有聲道。

“祖名君!”

眾人紛紛頷首,在墨刊的報道中,李雲修建渭水大橋,精通拋物線的李雲可是說是居功至偉,二人都是博學多才,各有所長,成為莫及之交,引為知己。

墨頓昂然道:“李雲負責設計和規劃,再由祖名君負責傳達和督造,二人相互配合,互補長短,定然可以將渭水大橋如期完工,這何嘗不是一段伯牙子期的佳話,定然永為後世流傳。”

“伯牙子期!”滿朝大臣心中一動,他們都是熟讀詩書之人,自然對伯牙子期的故事極為熟悉。

相傳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異界當天帝

囧遊神囧

舊書

李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