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墨唐,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伯牙子期互為知音讓多少人為之嚮往,如今他們卻恍然發現,李雲和祖名君之事豈不是正是大唐當代的伯牙子期。

二人齊心協力共建渭水大橋,在橋即將建成之時,李雲身患殘疾,堅持用望遠鏡督造大橋,而祖名君成為了李雲的口舌和手臂,替李雲親身上橋,督造修建,這樣的知音豈不是讓人甚是羨慕。

李世民不由怦然心動,渭水大橋關係到長安城的北方通道,自然不容有失,越早建成,好處越多,如今李雲和祖名君相互配合,既可以發揮二人的才學,又可以讓渭水大橋如期完工,豈不是兩全其美。

“更重要的是,渭水大橋雖然是超越大唐所有大橋的超級工程,但是對於新式橋樑來說卻僅僅是一個新的嘗試,未來更加宏偉的黃河大橋,長江大橋更是需要李總工的建橋學問,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如果連李總工連小小的渭水大橋都沒有完成,設計動工黃河長江大橋更是無從談起。”墨頓鄭重道。

張亮所說的南北磚路暢通只是虛言而已,在太原到嶺南的磚路上,至少還有兩個攔路虎,那就是長江和黃河,無論是江南還是北方的貨物,一旦到了長江和黃河,都只有採用水運,用船渡運貨,可是耽誤不少功夫,更是平添了修建黃河和長江大橋的迫切。

剎那間,滿朝寂靜,墨頓所說的不錯,渭水大橋雖然目前來說,乃是大唐第一大橋,然而比渭水更寬,更加複雜的河道多的去,從未來著想,如今看起來宏偉的渭水大橋還真是一個小工程,甚至積累造橋經驗的成分多些。

李世民緩緩點頭道:“渭水大橋乃是大唐橋樑的新的嘗試,可謂是摸著石頭過河,既然李雲已經過去一大半了,臨陣換將的確是大忌,希望他莫要辜負朕的信任,和祖名君一起為朕譜一首真正的高山流水。”

“多謝陛下信任!”墨頓鄭重拱手道。

眾人用複雜的目光看著墨頓,頓時明白曾經鋒芒畢露的墨家子又回來了,今日一出手,其思路可謂是天馬行空,卻讓人不禁信服。何等困難的局面在他的手中竟然迎刃而解。

“這才是真正墨家子,三年不鳴,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眾臣感嘆道。

如果墨頓知道眾人的心思,定然曬然一笑道:“不!是墨某的女兒已經入學了,終於騰出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異界當天帝

囧遊神囧

舊書

李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