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匪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章 太監的火力,紅樓之公子無雙,司馬匪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權者不喜歡的東西,賈琮自然不會加入而導致功虧一簣,《孟子》那一句“君為輕”,不能絕對會讓皇帝厭惡。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從大多數有翰林院、詹事府講官教導儒家理論、治國等方面的知識。

即使有的皇帝從耽擱了教導,上位之後依然影經筵”,經筵之上,講官可任意指責皇帝失禮的地方,這時教導的也是儒家治國理論,可以,封建社會最大的不是皇帝,而是儒教,皇帝自己在生活等方面都必須遵從儒教,以作出表率。

亞聖孟子的這句話,固然與現實是矛盾衝突的,但誰也不能孟子得不對,儒家和現實衝突的地方,皇帝大臣,包括賈琮自己,都不會當一回事,有些取中的八股文之中並不是沒有這句話,儒家既然是一種統治思想,錯的,也是對的,他們怎麼可能打自己的臉。

這個時空的大順繼承明制,正如清朝有很多明朝的影子,雍樂皇帝也是從由講官教導書法、詩書,他本人就是儒教薰陶出來的。

敘述到樂籍,賈琮自然免不了溜鬚拍馬、歌功頌德,秦老師雍樂皇帝對奉承的話,還是很入耳的,賈琮不要臉地寫道:“思我皇十年壬申,威浩蕩,赦免十之三四教坊司等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蓋樂籍匠戶墮民之類,屬下九流,因違我朝聖明之意而貶之……今不姑赦全數,自有深意焉,彼既以歌舞為食,倘全數赦之為民,其操樂器外再無他能,是故則混亂又生,不法私賣又生,五城騷亂又生……豈非買櫝還珠,因失大哉?此之所謂我皇悲憫下,堪比堯舜,聖明之君,湯文在世……散蘅芷之清芬,澤萬世之衣被,以包宇內、安四海、平下是也……”

在阿諛之詞連綿不斷之中,賈琮又巧妙論述了赦免部分賤民比起赦免全部更有好處的真正原因,就是“不能全失賤民之能,不然無以為業”,從而會滋生更大的弊病。

賈琮這一段的政治投機有兩個地方,第一是當初赦免樂籍,據傳只是雍樂皇帝無意為之而已,遵從太后之令,是為了孝道,今把它拿出來大加讚揚,細細分析,得頭頭是道,有條有理,會讓皇帝產生一種“原來朕真是命”的感覺。

第二是投其所好,要先自保或者獲得名利,必須投皇帝所好,嚴嵩、徐階能當上首輔,便是會給嘉靖寫青詞。包括後來李植、江東之、羊可立的“鐵三角”,都是揣摩對了萬曆心思。當然這只是權宜之計,投機不能永遠的自保。

賈琮這種做法,為所謂的正人君子所不恥。

待寫好了後面的論述,檢查一遍,起身交卷之時,賈琮看到自己不是最落後的,餘光瞥到皇帝走下來巡視,為不遠座位的丌詩軒多加了一盞燭臺,丌詩軒受寵若驚,雍樂皇帝擺手制止,頓時,不少書生熱血沸騰,暗暗發誓要把畢生精力奉獻給皇帝陛下。

……

四月二十四日,八位讀卷大臣平均分卷,等一饒將近兩百份批閱完,大臣們開始轉桌輪看,劉東昇拾起賈琮卷子:“張閣老,賈琮已是五元得主,前十份之中,不排進去,恐怕不過去。”

張分宜一目十行地瀏覽完萬言策論,心裡頓時不喜,暗道:“此子心術不正,賈家世受皇恩,寧國府雖敗落,榮國府恩寵不減,滿篇諛詞,勳戚進士,未來豈不是奸臣當道?索性黜落了他……”

“還差些火候,定在後面的百名之中,請主上閱覽。”張分宜拾起桐城方無悔、華亭丌詩軒等饒卷子,放進前十名之鄭

劉東昇猶豫一瞬,微笑道:“閣老尊貴繁忙,部院、科道寺卿與政府(內閣)常有齟齬,下官倒常遵從票擬,考核都察院下科道……也是忙多了,一時頭昏眼花……”

言下之意,是他有權管理科道官,而科道官又常常是各位大佬的打手,派系林立,你幫我,我幫你,相互斡旋斡旋……張分宜卻道:“劉御史不必擔心,忙完了今,有休沐之時。”

如果不放在前十份呈進,賈琮就與一甲無緣了,秦業乾咳道:“下官聽聞九邊的王統制,曾上奏摺,看了賈琮時文集,頗為自慚,國家取仕,務求公正。王統制多年鎮守九邊,雄風威震漠北蒙古、遼東女真,他懇請主上念在功勞份上……”

張分宜拾卷子的手停滯下來,“這是什麼時候的奏摺?怎麼我不曾聽聞?”

“才剛聽劉秉筆的,他去了通政司文書房……唉……”秦業仰長嘆:“老夫垂朽暮年,行將就木之人,聽聞此事,自感功勞稀缺,有愧皇恩吶……”

“哈哈哈……秦侍郎得言過其實了,你營造的官員內宮府邸,還少嗎,功不可沒……”張分宜糾結起來,既然王子騰奏摺上達,以皇帝對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光輝之誰與爭鋒

美麗心點

幽藍之尾[人外]

魔鬼椒

棄妻難再逑

葦葉

時傾

木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