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匪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清明節、御史登門,紅樓之公子無雙,司馬匪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明節是鬼節、冥節,漢族有掃墓習俗,明代,上巳節併入清明,順朝延續,每當這個時候,不論南方北方,官民士庶、仕女公子,很多都會出門簪柳、寶馬香車、春遊踏青,華夏地域廣大,南北還是有差別的,江南清明的娛樂活動,要多些。
賈琮、秦可卿、孫福、瑞珠、寶珠等,皆隨俗插上柳枝,城郊空曠,遊人如織,市肆有噴火、爬竿、筋斗、蹴鞠、瞽者書、戲曲等表演,曲調也多半是變徵之聲,懷念先人,催人淚下,幾人下了山門石階,真是好一片盛世風光,秦鍾更是叫好連連。
秦可卿也被風俗所染,嘴角露出柔和的笑意,臨上馬車,感嘆道:“你們看,這盛世風光,一點不假,明明是鬼節,比盂蘭節還熱鬧。”
七月初七是乞巧節,有些地方還是盂蘭節,賈琮聞言,道:“你們有所不知,清明節和乞巧節都是一樣的。”
秦鍾大搖其頭:“不一樣,氣氛就不同。”
賈琮道:“是不是都要祭拜祈禱?”
秦鐘點頭,賈琮又道:“的,是不是都是騙鬼的話?”
“哈!這話有道理。”秦鍾琢磨,瑞珠寶珠也笑了,雖是戲謔,秦可卿心情也甚是開朗:“咱們回去吧,快晚了。”
賈琮有東西要買,讓他們先回去,秦可卿猶豫了一會兒,不好什麼,心想這回一別,她明一早必然要回東府,賈琮定是把她的事放在心上,找個藉口奔波也不定,她“嗯”了一下,放下轎帷而去,秦鍾更膩姐姐一些,臨了便只留下他主僕二人了。
他們出府時帶了四平八穩的驢騾,是從西府帶過來的,人在郊外,賈琮的心緒卻紛紛繁繁,一個是舉業不能有失,另一個是救秦可卿的性命,事已至此,他不能置身事外了,這個時候想想,他會走這一步路,可能秦可卿變成師姐的關係要多些,也有秦可卿心善的原因,她那幕淚珠盈盈的悽楚,直令人心慟,他做不到不管不顧。
賈珍是族長,還有三品威烈將軍的爵位,他一個宗庶子,要怎麼逼得他不得不對秦可卿放手?賈琮做事,最先考慮的是結果,到時自己務必要全身而退,基於這個前提,才去考慮辦法。
按原著的時間進境,明年賈敬大壽,秦可卿便開始“生病不出”,不難推測,那時賈珍已經得手,後年就是“秦可卿死封龍禁尉”,魂歸離恨了。
“孫福,你出秦府一趟,不必到西府報信,先到東府的莊子幫我查這些……再到東府宅基……必須要有人證物證,我先預支給你二十兩跑路費,事成之後再墊付你三十兩。”賈琮眼中閃出詭異的光芒。
孫福是他奶哥,為人也比較機靈,忠誠度沒有問題。
“那爺保重。”孫福領了銀子,揚鞭走馬。
這第一步是關鍵,賈琮目送他離開,自己手握韁繩,揮鞭,慢悠悠地騎過碼頭柳堤之內的石板,思忖畢,抬頭便見前方朝陽門碼頭,有幾個人在巡邏,飛魚服、繡春刀、鸞帶。
錦衣衛?!
賈琮心中一凜,該是錦衣提督衙門在朝陽門外設立的衛所百戶、總旗,明朝的錦衣衛分為南、北鎮撫司,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北京南京,順朝不設南京,設錦衣提督衙門,專管朝廷鷹犬,這些是聽秦業的,錦衣衛雖然各有職司,還有修下水道的,但眼前的似是衛所,賈琮便折馬進了城洞。
他返回西城,找了鄭夜寥、徐子亭,賣了《笑林廣記》第二部,與兩人相談甚歡,還去看了開綢緞鋪的石榴。待回秦府,色昏黑,急急忙忙寫完作業:是秦業安排的題目,只需要破題就可以。
……
次日秦可卿果然回了東府,秦鍾便有些悶悶不樂的,要秦可卿待人、處事,真不在寶釵之下,不然也不會與王熙鳳成為閨蜜了,王熙鳳是什麼人?那是輕易不拿正眼看饒鳳辣子,都太尉統制、縣伯之後,叔叔是九省統制。而秦可卿呢?五品京官的養女,家中拮据,二女的家世沒有可比性,然而,秦可卿能與王熙鳳交好,不得不,她那個性子是人見人愛的了,連秦鍾也那麼膩著她。
秦鍾靦腆道:“子禮兄,姐姐給你留了一搭薛濤箋、三隻湖州之筆、兩臺徽州之墨、四疊宣州之紙……這些你我二人都一樣,唯獨,她多送了你一幅《燃藜圖》,姐姐真是偏心,分明把你看得更親一些。”
他雖有九歲了,可九年時光,大半在家裡,心性是不成熟的,有點孩脾氣,而且沒吃過什麼苦。
原著秦可卿死後,秦鍾、秦業接連死亡,秦鍾為什麼年紀輕輕病死?賈寶玉是要負一半責任的,這麼,秦鐘被賈寶玉帶壞了,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