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小鵪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章 二聖臨朝和聖神皇帝,我的餐館通古代,悲劇的小鵪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任小天見幾人都平靜下來了,點點頭繼續說道:“流放了長孫無忌的次年,李治的風疾逐漸加重,已經到了難以處理朝政的地步。 他被逼無奈之下只能將部分朝政交給了武則天處理,兩人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加重。 武則天得志後專作威福,逐漸不將李治放在眼裡,李治不勝其忿。 恰在此時時任宰相上官儀上疏請求廢后,李治深以為然,令上官儀起草廢后的詔書。 奈何武則天跑到李治面前一通自述衷腸,李治面對這個自己深愛的人又一次心軟放過了她。 但是得罪了武則天的上官儀可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他被武則天誣告謀反,被下獄處死。” 李世民氣急之下怒拍桌子道:“這個狠毒的女人!李治到底是哪裡被她迷惑住了,這也能原諒她的作為?!” 任小天沒有理會李世民的脾氣自顧說道:“唐高宗上元元年,李治稱天皇,武則天則是稱天后,這也就是載入史冊的二聖臨朝。 從此每當李治理政,武則天便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生殺,決於其口,至此基本上整個大唐的生殺大權全部都在武則天的手上了。 上元二年李治的病更重了,他也動了禪位於武則天的心思,但是卻被宰相郝處俊攔了下來。 被攪和了好事的武則天不甘罷休,她著急大批忠於她的文人學士成立了北門學士,讓這些人參與朝廷決策,分割了宰相的權力。” 李世民倒吸一口涼氣。 在他看來武則天不僅是心思縝密,做起事來更是針對性極強。 他似乎已經預料到李治死後會發生些什麼事了。 任小天接下來的話果然印證了李世民的猜想:“永淳二年,李治病亡於洛陽,下詔傳位於太子李顯,但是軍國大事還是由武則天做主。 李顯登基之後因為想要封韋皇后之父為侍中一事得罪了武則天,武則天因此將李顯廢為廬陵王,改立四子李旦,也就是李隆基的父親為帝。 李旦雖然登基,但是他自知逃不過母親的監視,於是自請讓武則天繼續臨朝稱制,李旦則是繼續做他的傀儡皇帝。 面對武則天謀奪李唐社稷的事實,天下間的李唐皇族紛紛起兵反抗武則天。 在擊敗了率先起兵的琅邪王李衝之後,武則天動了盡除李氏諸王的心思,她任用索元禮、周興、來俊臣、侯思止等佞臣酷吏對李姓諸王實施了嚴刑審訊。 李氏皇族因此被殺的就有九十多人,牽涉到的官吏、親信、家屬更是數不勝數。 在消除了李氏皇族的威脅後,再也沒有什麼能夠阻止武則天登基稱帝的腳步了。 李旦登基六年後,在武則天的授意下,朝中大臣、各地官民、四夷首領、和尚道士紛紛請求武則天稱帝。 武則天則是順水推舟的改國號為周,自稱聖神皇帝,開始了她長達十五年的皇帝生涯,她也是歷代王朝中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直到前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才將已經時年八十二歲的武則天趕下了皇帝的位置,光復了李唐的神器。” 任小天說完這麼多話後也是口渴無比,端起面前的茶水一飲而盡。 又過了一會後任小天才發覺不對勁,怎麼李世民對武則天改唐為週一事這麼的平靜呢?按理說他不應該暴怒才對的嗎? 任小天好奇的看了李世民一眼才發現李世民早就眼白上翻的被氣暈過去了。 經過一陣手忙腳亂的搶救後,李世民才緩過一口氣來。 任小天擦了一把汗道:“世民兄,要早知道你這麼不禁生氣,我就不跟你說這些了。 萬一把你氣出來個好歹來,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李世民臉色煞白的虛弱道:“這怪不得小天兄你,都是李治這個逆子把朕氣成這樣的。 要不是你跟朕把事情給朕說明白,朕還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個出息的兒子呢!” 長孫皇后勸道:“二哥別生氣了,現在李治還沒有出生,我們還有機會改變他。” 李世民艱難的擺擺手道:“要改變他還不容易?像他這麼有出息的兒子朕是不打算要了。 他能把大唐江山社稷拱手讓給一個女人,害的我李氏族人被殺無數,似他這樣的兒子朕就算把他生出來也得親手掐死他!” 長孫皇后欲言又止。 無比了解李世民的她自然知道,一旦李世民做出了決定,哪怕是十頭牛也拉不回的。 任小天有些傻眼,自己不過是給李世民講了未來的歷史,怎麼一下子把李治這個未來的皇帝給弄沒了? 朱元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說道:“咱覺得你的決定沒錯,當初看唐史的時候也把咱氣的不輕。 李治縱然是才華橫溢、富有韜略,但是在武則天這事上他做的實在是讓人不爽。 咱要是能被一個女人給拿捏成這個樣子,那咱不如自己找根繩子吊死算了。” 任小天無語的瞥了一眼朱元璋。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