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小鵪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章 渭水之盟,我的餐館通古代,悲劇的小鵪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雍正點點頭道:“小天此法甚妙啊!既解決了李隆基後期昏庸的問題,又可以讓唐太宗免於揹負殺害親人的罪名,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任小天得意的笑了兩聲道:“承讓承讓。” 李世民拍了拍任小天道:“小天兄,先別忙著客氣,你得幫朕把這個事情解決了吧。” 任小天眨眨眼道:“解決什麼?世民兄你不是都打算不要李治這個孩子了嗎?那還讓我幫什麼忙?” 李世民沒好氣的說道:“朕這邊雖然沒有李治了,但是不代表其他的時空沒有李治和武則天這兩個人了吧?” 任小天不得不暗自感嘆一聲李世民的理解能力,他就給李世民說過一次時空理論。 沒想到李世民領悟的這麼透徹,居然都會舉一反三了。 “你不是還想跨時空追殺這兩個人吧?你處理一下像李隆基這種昏君也就罷了,李治和武則天也沒那麼大罪過吧?世民兄你就放他們一馬唄。” 李世民陰著臉說道:“事關李氏宗族的臉面,朕又怎麼能輕易的放過他們? 小天兄你就說能不能把他們帶過來或者讓朕親自去見他們吧。” 任小天為難道:“這倒也不是不行,但是我覺得你真沒必要做到那個地步。” 朱元璋也勸道:“小天說的是啊,李治歸根到底也算得上一代明君。 咱的那些後代要是像他似的那麼有出息,咱做夢也都能笑醒了。” 說完之後朱元璋不由得聯想起朱祁鎮和任小天曾經對他說起的朱厚熜、朱由檢這些人,他恨恨的咬了咬牙。 雍正不甘落後的說道:“凡事都得講究個先來後到吧?就算是小天要弄來人也得是先把咱大清的光緒或者慈禧給弄過來,李治的事你得先往後稍稍。” 朱元璋聽到這兒也急道:“什麼就先把光緒給弄來了?就算講究先來後到也得是先把咱要的人弄過來。 最早可是咱先給小天說的,要弄也得把朱由檢給咱弄來,咱還憋著勁跟你們那什麼八旗子弟過過招呢。” 任小天頓時一個頭兩個大,他捂著腦袋喊道:“行了行了,都先歇了吧。 你們擱這把我當許願池用呢?讓我把誰弄來就把誰給弄來啊? 你們有那閒工夫不如先把自己朝中的事處理處理。 叔,你北元、倭寇打完了嗎就想著打滿清? 還有雍正你,你們爺仨打個準噶爾都那麼費勁,你還想著現在就跟八國聯軍較量較量? 特別是你世民兄,你馬上都要面臨大唐開國以來最大的危機了,還有空在這操心李治的事呢?” 朱元璋和雍正撇了撇嘴,任小天看來是真有點生氣了,句句話都是往他們肺管子上戳啊。 李世民則是一臉疑惑的問道:“大唐最大的危機?小天兄你這是何意? 朕的大哥如今也在天寶年間當了皇上,朕實在想不出來還有什麼人能給大唐帶來什麼危機。” 長孫皇后則是一臉緊張的看向任小天,任小天話裡說的十分嚴重,讓她緊握的雙手都出了不少冷汗。 任小天一臉嚴肅的說道:“世民兄,你還記得我上次給你說過的渭水之盟的事情不?” 李世民點點頭道:“自然是記得的,但是上次你只是給朕提了一嘴,說什麼不是告訴朕的時候。 難道這渭水之盟就是大唐最大的危機?這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任小天嘆了口氣道:“所謂的渭水之盟就是大唐和突厥之間簽訂的盟約。” 長孫皇后脫口而出道:“突厥?難道是突厥人南下了?” 任小天點點頭繼續說道:“不錯,正是突厥人南下了。 史料記載,玄武門之變後突厥人察覺到了大唐權力變更,決定趁著這個空當撈一些好處。 頡利可汗控弦十餘萬發兵南下,雖然尉遲恭在涇陽打敗了突厥人一支部隊,但是突厥人的攻勢依然無法被遏制。 突厥主力大軍抵達渭水河畔,然而當時的長安城最多隻有兩三萬的人馬。” 李世民表情凝重的思索了一陣。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雄踞北方的突厥趁勢而起,特別是其中的東突厥一支。 東突厥巔峰時期可以達到近百萬人口,不光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赫赫有名的軍閥都臣屬於突厥,就連李淵起兵爭霸中原之時,也要騰出手來交好突厥。 遊牧民族上馬為兵,下馬為民。能被頡利可汗帶來南下的肯定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僅憑長安周邊數萬人馬根本不可能是他們的對手,也難怪任小天說這是大唐的大危機了。 “小天兄果然沒有誇大其詞,這對大唐來說絕對算得上最大的危機了。 哪怕是朕一時也沒什麼好的辦法應對。 不知歷史上那個朕是怎麼解決這個危機的?” 李世民皺眉思考了一會之後,作戰經驗豐富的他一時間也沒有想出什麼好的對策來,只能向任小天問道。 任小天光棍的搖了搖頭道:“不知道。” 李世民頓時愕然道:“不知道?你怎麼可能不知道?” 任小天沒好氣的回道:“我說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啊,誰知道當年你到底幹了什麼事才讓突厥人退回去的。” 朱元璋苦笑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