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八四章 價格低的難以置信,逍遙大亨,赫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對於這種熱情洋溢的招待,楊靖是不太很喜歡的。可是沒辦法,來到人家的地頭上辦事,更是要在人家的低頭上採玉,這件事要是離了當地政府的支援,那是絕對辦不成的。
和田玉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一種極為珍貴的資源,雖說這個年代不管是當地政府還是各種玉石愛好者還沒有開始重視和田玉這種資源,但你來人家低頭上挖掘這種寶貴的資源,怎麼也得和當地政府搞好關係吧,這是最起碼的條件。
尤其是科爾.史密斯這個堪稱冤大頭的外國慈善家,現在更是在整個疆省都聞名遐邇。人家來到疆省還沒一個星期呢,就扔下了三千萬美元!
即便是放在三十年後,三千萬美元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更別說在這個年代了,三千萬美元在疆省這種內陸省份,簡直就是一筆不可想象的天文外匯。
這位外賓土財主,能在毫不相關的地方捐出三千萬美元,那麼來到目的地了,怎麼也得投資個一兩千萬美元吧?
這種財主不能怠慢了,萬一讓外賓不高興了,那這投資豈不是打水漂了?
在這個年代,政府部門還不興“唯DGP論”,各級政府部門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創匯!
在1986年之前,在《外資企業法》頒佈之前,華夏引進的外資全部都是合資企業,而且國內股份必須要在合資企業中佔據大頭,這樣雖然保證了國有資金的安全,但卻導致了境外資金對於進入華夏投資有了很多顧慮。畢竟我真金實銀的投進去了大筆的資金,卻佔不到控股權,這事兒讓那些國外的資本家很難接受。
這就導致了在1986年之前,進入到華夏的外資並不是很多。
不過隨著《外資企業法》的頒佈,華夏也允許純粹的外資獨資了,這樣,就有很多外資敢於大膽的進入到華夏了,這兩年進入到華夏的外資是越來越多。
但那些外資大都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省份,像疆省這種資源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的內陸省份,別說外資了,就算是引進的內資也沒多少啊。
現在忽然來了一個說扔就以“千萬”為單位狂扔美元的外國大財主,那還不得好好的把這傢伙哄高興嘍?
這可是上千萬美元的外資啊,即便是放在沿海省份,也是絕對的大筆外資引入了。
所以,在和田地委以及行署眾多領導的熱情招待下,楊靖著實被灌暈了兩回。
不過楊靖這次來和田就是打著譜要扔錢的,所以在酒桌上楊靖已經承諾要在未來的幾年間,向和田地區投入不低於五千萬美元的資金,用來開發當地的礦產資源。同時也收購極品籽料和山料。
對於楊靖的這個許諾,別說是和田地高官和行署專員了,就連疆省的領導都非常重視,一再要求和田方面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必須要把這筆投資留在和田。
至於人家說要開採礦產資源,誰都清楚是怎麼一回事,這老外不就是奔著和田玉來的嗎?
你要開採,那就開採去唄,不過你要是開採不出來那可就不能怪我嘍。
自古以來誰都知道和田玉是好東西,而且價值很高。建國後,根據勘測,和田玉在崑崙山中的儲量也是極大的,粗略的估計,僅僅是在崑崙山這一千五百公里長的礦區中,最少蘊藏著百萬噸的玉石資源。
百萬噸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要知道崑崙山四大玉礦中的塔特勒克蘇礦口,採玉採了三十年了,也不過才開採出三千多噸玉石!
而且這個百萬噸還只是粗略的估計,偌大的崑崙山中還有多少未被發現的礦口呢?
反正對於這個年代的和田政府來講,和田玉簡直就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礦產資源。但誰都清楚,要想把這麼多的玉石從大山深處開採出來,那可不是隨便說說就能做到的,就算是你投入五千萬美元,最多能開採個幾百上千噸的玉石就了不起了。
進山採玉,那可不是有錢就能做到的。
在崑崙山採玉有多難?不親身經歷過的人根本就想象不到。
清人姚元之《竹葉亭雜記》中有這樣的記載:“葉爾羌西南,曰密爾岱山者,其山綿亙,不知所終。其山產玉,鑿之不竭,是玉山。山恆雪,欲採大器,人必乘犛牛,挾大釘巨繩以上,納釘懸繩,然後鑿玉。及將墜,系以巨繩,徐徐而而下,蓋山峻,恐玉之猝然墜地裂也。”
從這首清代描述開採玉的艱辛可知採玉多難!雖然現代採玉的工具稍有進步,但是採玉工具進步對於山高路險,空氣稀薄,環境惡劣,雪山連綿的高山所起作用沒好多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