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八四章 價格低的難以置信,逍遙大亨,赫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的玉石要運出山,還是靠驢馱人背。在和田地區有一段順口溜,像姚元之的詩詞一樣描述了採玉人的艱幸:“一頭小小毛驢,二尺趕路短鞭,三伏猶如寒冬,四季不知春夏,五更露宿崑崙,六慾七情全拋,美玉八方馳名,九死一生誰知。”
在崎嶇陡峭的崑崙山上,人力是運送玉料的唯一工具。如果稍有閃失,造成大塊玉料的破碎,玉料便會身價暴跌,採玉人的個人聲譽也會一落千丈。和田玉的開採自古至今都非常難,投入的人力財力非常多,光是這幾千年來採玉的費用,加起來都不知道有多少個五千萬美元了,可是和田玉依然是極為稀少的。
這一點,和田當地人都非常清楚。
所以,和田政府很痛快的就答應了楊靖的這個要求。對於這些領導來講,只要能夠把這筆外資留在和田,怎麼都行。
至於你能不能順利的採到玉,能採多少玉,那就與咱無關了。
當然,和田領導人也好心勸楊靖,別費那麼大的力氣進山採玉了,不僅危險而且收穫與投入比起來並不划算,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在和田收購採玉人從山上採下來的極品好玉呢,只要你能放開收,那麼我們就能給你提供各種各樣的極品料子。
其實現在整個疆省出產的和田玉,極品的玉石都是在做出口的。
在七八十年代,用於出口的和田玉除了極品大山子(大型擺件)之外,還有大量的極品籽料、山料,尤其是籽料中的大塊頭“更吃香”!
估計在三十年後很少有人會能想到,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用於出口創匯的籽料大都是“公斤級”的。這可是“公斤級”的籽料啊,在三十年後,一塊“兩級”的籽玉,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極品,可在這個年代,“公斤級”的籽料不能說是隨處可見吧,但數量絕對是很多的。
在這個年代,完整的公斤級大料是各大玉雕廠爭相收下的寵兒,這個時代的國內市場,籽料需求與價值並未真正得以發掘迴歸,所以這些公斤級的極品籽料收下之後,玉雕廠一般傾向雕籽玉大山子然後主要用於出口。
在這個年代,只能說人們太任性——籽料小一點,不要;有點不完整,不要;稍微閃青,不要.....這時候對於籽料的要求“極為苛刻”。可想而知,在這個年代,整個和田地區有多少極品籽料啊!
但同樣,因為追求出口創匯,在這個年代可是廢掉了大量的籽料,其中就包括不少大的精品原石。
這些東西,楊靖也是知道的。後世很多資料中都曾經提及過在這個年代那些玉雕廠曾經做出的那些“傻事”。這種挑挑揀揀、非極品不要的做法,放在三十年後那就是典型的“暴殄天物”,那是會讓玉石愛好者指著鼻樑罵“糟踐東西”的做法。
所以,當行署專員朱長河朱專員建議楊靖收購和田各大玉雕廠的成品玉雕或者是極品籽料的時候,楊靖非常痛快的答應了,不過他還有一個小小的條件。
“朱專員,成品玉雕我可以收一部分,但數量不會很多的,倒是各大玉雕廠庫存的籽料、山料、山流水或者戈壁料我都想要,你們開價,我就用美元來收,價格隨行就市,怎麼樣?”
這個年代因為和田玉的真正價值還沒有被開發出來,所以和田玉的價格低的讓人難以置信。在後世和田地區有一句話就能說明現在這個年代和田玉價格的低廉程度——三十年前,和田玉是論車皮賣的,現在,和田玉是論克賣的!
這就是三十年的時間造成的和田玉價格的差異會如此之大。
在這個年代,和田玉的價格真的是低廉。當然,那種已經雕好的大山子另當別論,但價格也遠遠低於後世。至於這個年代的原石,那價格真的是比石頭高不到哪兒去......
所以楊靖才會給朱專員提出這麼一個要求。極品的擺件當然要收了,現在這種大山子在後世可是極難見到的,隨便拿出一件來就堪稱國寶一樣的存在。
當然,楊靖更想要的是那些原石、籽料,哪怕現在被那些玉雕廠浪費的原石和籽料,拿到三十年後都是價值連城的存在。
“完全可以!史密斯先生,您有什麼需求,儘管提,我們和田行署一定盡全力去滿足您的要求!”對於朱專員來講,不管是進山採玉還是收購玉雕成品又或者是山料原石和籽料,都是創匯啊!只要您能把美元留在和田,您說啥都行!
朱專員這話可不是亂說。創匯第一!創匯第一!創匯第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在這個年代依然通用。
對於朱專員來講,如果能把滿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