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國兩制,長風萬里盡漢歌,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時期羅斯人的法典還有規定,封建主們對領地上的農民享有支配權,比如後者要聽從領主的召喚——服兵役,農民死後無嗣,其財產歸主人所有等。
貴族階層完全取代了‘官府’,讓羅斯社會的底層農民腦海中完全沒有“官府”的意識,他們腦子裡有的只有自己屬於的貴族!
與中原大地上千百年來形成的“朝廷—州府縣各級官衙,統御天下”的意識形態相比,羅斯人腦子與前者是搭不上套的!
西方的采邑制度與東方的郡縣制,是完全的兩回事。要想讓所有人弄明白是怎生回事,宣政司還不知道要費多大的功夫和多長時間。
再有就是羅斯的人口,整個羅斯,曾經生活著一二百萬人的廣袤土地,現在的人口大約只有一百萬左右了。戰爭給羅斯帶來了無可彌補的損傷。
而人口的銳減還不止是因為戰爭,戰後信仰的緣故,也叫大批民眾選擇了逃亡。
特別是北羅斯,大片大片的原始密林中不知道隱匿了多少逃難的百姓,甚至不乏貴族。
而且歷經戰亂,羅斯南北各公國土地荒蕪,貴族的壓榨,軍兵的襲擾,民生更是苦到了極點。
先前陸越他們可以對此視若不見,只一門心思的征討北羅斯各公國,或是鎮壓當地人的反抗,可現在就到處需要財政司撒錢去安撫賑濟了。
當然這不是陸越一個人的煩惱,整個羅斯被分做了兩大一小三分土地,陸豫和陸雲與陸越一樣頭疼。這種煩惱讓那兄弟二人連自己首先‘出局’的痛苦都抵消了不少。
只是陸越的地盤最靠外。
他可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采邑制度下的國王,那對他來說是一恥辱。但想要讓那些已經臣服的羅斯貴族們乖乖放棄手中的權利,一味的強硬卻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一國兩制就成為了陸越必然的選擇。就像陸齊帝國也一邊是郡縣制為主體的本土,一邊是封國藩國為主的分封。將寒冷而廣袤的北方區域分封給那些個臣服的羅斯貴族,引入大量的塞北、河中游牧民族,還有人數註定不會太多中原百姓,的在溫暖的南羅斯建立起郡縣。這才是陸越權利的根基!
然而總數十二個郡和一個府,五十個縣的郡縣衙門要建立——那需要不少的官員。而想要把所有生民統統整合在郡縣制的體系下,更需要大筆的如天文數字一樣的資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