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三十章 陸謙要稱帝,長風萬里盡漢歌,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中國自古的規矩,陸謙自然是三請三謝,三進三辭,以表虔誠倨恭。雖然他覺得這真是有些過度的虛假了。但人都已經走到現今這一步了,大勢已成,自然也就有閒心來玩這套虛活兒。
這些日子,那各地飛來的勸進奏疏,疏通雪片一樣將書案都給堆滿。
這三請三謝,三進三辭,未嘗不是在給地方上的文武臣僚以及田虎、王慶、方臘、鐘相他們一心裡建設的時間。這一套虛活兒完全走下來時,時間都已經進到年底了。各方面都有好的回饋,那田虎、方臘等人,甚至是高麗國的使臣,更都已經親自到了益都。
摩尼教在大勢之下不得不低頭,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阮氏兄弟已經在琉球站穩了腳跟。當地的土著根本不是刀甲鮮亮訓練有素的梁山水師的敵手。即便水師部隊的陸戰能力比不得陸師,可這半點妨礙都沒有。
琉球之北的澎湖列島,在唐末宋初開始有漢族人定居。當然,那臺灣島上也零星的有漢人在上耕耘。
阮家兄弟的到來自然打破了這兒的平靜,可是強權之下,弱者是沒有反對的餘地的。阮家兄弟更是沉寂已早,如今得以征戰,正是那猛虎下山,蛟龍入海。心中正流淌著炙火,一門心思的與南宋拼殺,那裡有閒暇去照顧琉球島上的生番和漢人移民的心情?
那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所有的異聲,全都鎮壓;所有的反抗,一律抹平。
大軍輕鬆擊敗了福建路和廣南東路官府倉促糾集起來的船隊,後者根本沒有正規的水師部隊,只能向當地大戶徵集海船和水手,可嶺南之地計程車紳巨室又不是都傻,豈能不明白南宋政權的搖搖欲墜?他們這個時候歡快的支援南宋,保不準就是日後讓家族覆滅的根源。
但迫於趙宋的壓力又不得不如此,那樣的一支船隊若是還能有強大的戰鬥力了,就有鬼了。
而阮家兄弟南下,李俊部卻兀自留在長江口,隱隱威脅著摩尼教水師。再加上江南的秦明部,以及江南西路的晁蓋部的威脅,方臘還能如何呢?他只能乖乖做到談判桌前了,心中祈禱著陸謙能看在翁婿一場的份兒上,手下留情。
結果出面與柴進商談事宜的方天定,聽到陸謙準備把他們送去西域,甚至是比西域更遠更西的地方時,當場便炸了。
“沒這般欺負人的。”
但不同於去西域是一碼事,對於陸謙要他們獨自建國的指導思想,卻是讚賞有加。他們本還以為陸謙是要將摩尼教徹底吞吃,都不曾想竟然有此等的好事。那方臘都已經有了頤養天年的準備。
然而整個事情到了十月裡,這事兒還未能談下。差別太大。
摩尼教願意南下,就好比阮家兄弟佔據的琉球,那瓊州還更在琉球之南呢,那兒都能有百姓生長立命,琉球如何就不行了?但益都傳來的訊息是,陸謙可以容忍摩尼教不向西去,但琉球卻不能給了他。那兒距離大陸太近,地理位置更是關鍵,他是要收為己用的。摩尼教若是不去西面,那就向南去吧。
萬里石塘的南端還有爪窪王國和三佛齊國。
那些地方王國的實力且不可小覷,土著更是眾多,而又地處熱帶,氣候大異於中原,中土最南的嶺南之地,所謂的潮熱溼悶,也遠不能與東南亞相比。
想要徹底的征服這片土地,未來兀不知需要付出多大的傷亡和錢糧。治理更是麻煩。
故而將手下的功臣大將分封去,陸謙半點也不可惜。
甚至於這些外封諸國,還能成為新朝的‘垃圾傾瀉地’。國內的失地、破產的農民、小市民,留在國內就是負面沉渣,送去海外那就是為‘開疆擴土’流血出力。
那些封國的擁有者為了得到更多的漢民,就需要大肆宣講移民的有利,以及許諾下大好條件,如此才能叫中土諸多過活不下的百姓們心動,甘願為了前者而背井離鄉,遷居海外。
這對陸氏王朝而言,不僅是一次清理自身社會沉渣的機會,更是對治下富戶巨室的威懾。
——你給出的條件不好的話,為你耕種的佃戶就可能遠走他鄉了。
這般自就能最大程度的緩和階層矛盾,減輕社會矛盾,那得益收益的必須就是陸氏。
海外諸多封國想要立穩腳跟,並不斷擴大,那不僅是要增進人口,更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而為了維持自身的武力和民生經濟,就必須要巴結著中土的陸氏王朝。
後者是他們最大的依仗,也是他們的根源。
陸謙不知道在他有生之年,那些海外封國的人口能增長到多少。但他知道,要在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